囚綠記
課題 囚 綠 記
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育目標:1.學習本文以感情為線索組織材料的寫法。2.學會體味散文隱含意的方法,領悟意境美。
二、能力培養目標:1. 理解作者的情感,探究文章的主題,在多元解讀中感悟作品的生命力。2.通過學習,掌握景物描寫抓住特征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文中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對堅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贊美。
教學重點 感受文中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對堅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贊美。
教學難點 感受文中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對堅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贊美。
教學方法 講讀法與探究法結合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
二、釋題 我們知道綠色是具有生命意識的顏色,提到綠色我們就會聯想到生命、生機和希望。是啊,當一抹綠色出現在沙漠中的時候,我們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當一葉綠芽沖破險阻綻放綠意的時候,我們意識到了生命的頑強。綠色就是這樣美好。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綠的散文 ---《囚綠記》
1、“囚”自有什么特點?
明確:四面墻中困個人。
2、“囚”的對象是什么?明確:是綠。
3、“記”是記述 的意思。
歸納:文題是記述囚綠的經過。
聆聽
利于學生思維
這樣的導入,給人以親近感,更易讓學生對此文感興趣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知識講授
(一)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本節課我們將在品讀鑒賞語句的基礎上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文,思考:哪幾段寫的囚綠?囚綠之前,之后寫了哪些內容? 請同學們用與囚綠形式相同的動賓短語概括。
1、 同學回答
2、 師生共同歸納:
(1-4) 尋綠
(5-7) 賞綠
(8-12)囚綠
(13) 放綠
(14) 懷綠
(二)那么作者為什么把囚禁的對象鎖定為“綠”,而不是其它,在“綠”身上有什么與眾不同?你喜歡“綠”的哪一方面,找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找出直接寫“綠”的句段。討論,各組代表發言)
要求:找學生5-7名回答(找出并說明原因)
我們品讀了描寫“綠”的眾多語句,作者之所以把它寫得如此細膩是為了突出“綠”什么特點?請你根據上述語句加以概括總結。
明確:蓬勃、朝陽、固執
(三)“綠”如此蓬勃而又朝陽,卻又不失固執,作者怎忍心將其“囚禁”哪?
認真聆聽
學生看書討論明確
學生會分析品味語句
讓學生先明確一節課的內容及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循循善誘,讓學生明確分析事物特點需解讀重點語句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
生回答:找出原文,說明理由。
歸納:作者囚禁它是表達對綠的鐘愛之情。
(四)那么作者囚禁的僅僅是“綠”嗎?
我們曾學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文章極盡描寫了“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作者僅僅是為了寫景而寫景嗎?
(提示:任何一個作家都是社會中人,他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會烙上時代的烙印,聯系社會背景,解讀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