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九下8
《談生命》課堂教學設計
梧州市旺甫初級中學 莫秀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 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3 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體會本文中比喻修辭的巧妙運用
能力目標
1 反復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 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
1 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 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教學難點
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是朗讀,檢查預習、分析結構;第二課時朗讀探究、賞析。
課前準備
學生 預習課文,掌握生字,掃除閱讀障礙。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搜集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識,文字、圖片;并準備一首有關生命的詩詞或者歌曲。
教師 小河、小樹生長發展過程展示;介紹作家作品知識、背景知識、文體知識等,制作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邊讓學生看小河、小樹生長發展過程幻燈片,老師邊引入課題
生命是什么,我們常常發出這樣的慨嘆。摯愛文學的冰心老人告訴我們,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只有流入大海才會獲得新生的力量;生命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只有歷經風雨才能莊嚴燦爛。江流入海,落葉歸根,只有用心感受生命中的每一點快樂與痛苦,我們的生命才能更加完美,才會擁有更燦爛的人生。
板書課題:談生命——冰心
二、檢查預習情況
1、簡介作家作品
①學生小組內交流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識。設計此環節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生記憶,主要培養學生的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交流表達能力。
②教師通過幻燈片展示作家作品、人生格言警句等知識。設計此環節的目的,不是要求學生記憶,而是讓學生作一般性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
冰心(1900.10.5—1999.2.28),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 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于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2、檢查生字詞情況
通過幻燈片展示題目和答案。①②題讓學生筆答,③題讓學生口答。設計此環節的目的,讓學生進行字詞積累,同時使形式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