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5
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啟中,追謚莊介。
———————— (《明史•列傳第一百o八》)
①姻親:因婚姻而構成的親戚。 ②居正當國:張居正(明代宰相)主持國政。 ③坐斥:獲罪遭貶斥。
④移疾:上書稱病辭官。 ⑤扃(jiōng):關閉。 ⑥恬讓:淡泊謙讓。
1.“工人”現在多指工業勞動者。請結合詩的內容,解釋“莫愁工人丑畫身”中“工人”的意思。(1分)
2.在“當時若不嫁胡虜,只是宮中一舞人”這句詩中,作者對王昭君的命運大膽假想,引發人們對歷史的思考。同樣,唐
代詩人杜牧也用一句詩對三國人物的命運大膽假想,引發人們對歷史的思考。請寫出這句詩。(2分)
3.借助工具書或根據上下文,分別寫出《劉一儒傳》中加點的2個“歸”字的意思。(2分)
4.《詩二首》中劃橫線的詩句分別對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評價。閱讀《劉一儒傳》,請你試寫一兩句詩,對劉一儒的品格
作出評價。(2分)
答案:
(一)1.(2分)更無人作伴,只共酒同行。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句”的能力。
2.(2分)勸君更盡一杯酒。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語言環境調動記誦積累”的能力。
3.(1分)拴、系。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句”的能力。
4.(2分)折之而西,虎牙、荊門兩峰相對,何其雄也。此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準確的停頓、重音、語調朗讀”的能力。
5.(2分)暮春時節,一片片飄落的桃花,沾滿了行人的全身(衣鞋)。可意譯,可直譯,意近即可。此題旨在考查學生“
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句”的能力。這里具體考查學生對文言語句的理解能力。
(二)1.(1分)“畫師”、“畫工”、“工匠”、“匠人”、“畫匠”等。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
句”的能力。這里具體考查學生辨析古今詞義差異的能力。
2.(2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此題旨在考查學生“根據具體語言環境理解詞句”、“根據語言環境調
動記誦積累”的能力。
3.(2分)(a)回家 (b)嫁。意近即可。此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工具書掌握關鍵字詞音形義”、“根據具體語言環境
理解詞句” 的能力。這里具體考查學生辨析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現象的能力。
4.(2分)示例1:為官一身清,贏得高潔名。 示例2:不求名利守高潔,一生恬讓留清名。
示例3:清廉正直垂青史。點明劉一儒品格,且詩句特征明顯,得2分;品格評價不準確,或詩的特征不明顯,得1分。此題
旨在綜合考查學生“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主旨”、“了解基本文學樣式”、“對文章內容有個性化的情感體驗”的能力。
六十四、(宜昌課改)
一、宜昌(古稱夷陵)鐘靈毓秀,人杰地靈。閱讀下邊兩組古詩文,然后答題。(本題共9小題,計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