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的
十、作業:想像一下,菲利普發現船上一位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表現呢?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文中各人物的基本性格、本質不變。
十一、附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
情節結構:四部分 (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 明線)
開端(1—4):盼于勒
發展(5—19):夸于勒
高潮(20—47):遇(見)于勒
結局:(48—49):躲于勒 (以“于勒”的遭遇為暗線)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提問導入
課文題目是“我的叔叔于勒”,是否這篇課文的主人翁就是于勒呢?(生回答:菲利普夫婦),那么于勒這個配角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為一條暗線貫穿首尾,寫得非常簡單)。在你眼中于勒是怎樣一個人呢?(年輕時荒唐糟蹋錢,但還不是一個薄情寡義的人。當他在美洲發了一點小財,馬上寫信回來,表示愿意賠償損失。表現出思念之情。后來破產窮困潦倒,卻沒回到哥嫂身邊,因為他不愿成為哥嫂的負擔。可見于勒是個不會過日子的人,但不是無情無義的人。于勒是個不幸的人,因為他生活在那樣一個冷酷無情的世界里。)
二、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菲利普夫婦,“我”的性格特點。
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唯利是圖、虛偽、會過日子、艱辛(底層小人物的辛酸)
“我”(若瑟夫):天真、善良、真誠、純潔、富有同情心。(未被污染異化的少年)
三、課內語段閱讀訓練:生齊讀語段5---12段,然后思考問題,并做《導與練》“精讀研究”。
1、上面這段文字寫了于勒的變化給“我”家的影響,請分別用文中兩個詞語,表現出這種變化。(恐怖, 希望)
2、“有機會就要拿出來念,見人就拿出來給他看”,表現了“家里人”怎樣的心理?(愛慕虛榮,喜歡炫耀)
3、“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這里的“好心”指什么?(于勒有錢)
四、拓展創新:課外語段見《作業手冊》,師生齊做。
五、歸納小結:小組討論本文的寫作特色。
1、構思精巧,情節曲折,善設懸念。(課文圍繞于勒的命運構成的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圍繞于勒貧富的變化,一步步推向高潮。)
2、心理描寫逼真,很好地體現了人物的感情變化層次;運用語言、動作、神態、外貌描寫等成功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