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星星變奏曲》學練方案
( 。______ ( 。______
4.從朗讀的角度看,用“//”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
⑴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⑵像星星落滿天空
⑶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⑷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5.分析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
⑴誰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詩/每個字都是一顆星( 。
⑵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柔軟得像一片湖( 。
⑶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時候——升起/去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
二、整體感知
1.請說說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的表達效果。
⑴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
⑵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涌出金黃的星星
涌出:
⑶像星星落滿天空/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閃閃爍爍:
2.詩中出現的下列一些物象,哪些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哪些象征黑暗冰冷的現實世界?
星星、詩、蜜蜂、柔軟的晚上、湖、螢火蟲、睡蓮、春天、鳥、白丁香、凍僵的夜晚、寒冷、僵硬的土地、冰雪、飄動的旗子、瘦小的星、火。
⑴象征理想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象征冰冷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下列有關本詩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
⑴“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一句中,星星的顫抖,是人心靈的顫抖,因生活的壓抑和束縛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溫暖。( 。
⑵本詩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朦朧詩。朦朧詩最主要的特點是用語模糊不清,給人的理解蒙上一層“朦朧”的色彩。其代表作家有:舒婷、顧城、江河等。( )
⑶“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這句話中“燃燒”代表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所作的犧牲,“寂寞”則突出了這種尋求過程的孤獨。( )
⑷這首詩直白式地抒發自己的感情,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詩意、春天、溫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
4.本詩的題目稱為“星星變奏曲”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不直接表現或呈現思想感情,而總是借助一些物象來暗示或間接地表現自己的經驗等。
b.本詩的上下兩節,共同以“星星”為主要意象,來表達追求光明的主題。
c.本詩的上下兩節結構對稱,基本句式、修辭手法和一些用語相同或相近,具有同樣的韻律。
d.詩的下一節與上一節相比,情境意味發生變化并形成強烈對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語也有所變異。
三、課內閱讀
星星變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夜里凝望
尋找遙遠的安慰
誰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詩
每個字都是一顆星
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誰不愿意,有一個柔軟的晚上
柔軟得像一片湖
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
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像星星落滿天空
____________的聲音從遠方飄來
一團團白丁香____________
如果大地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
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燒
尋找____________的希望
誰愿意
一年又一年
總寫苦難的詩
每一首是一群顫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蓋心頭
誰愿意,看著夜晚凍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