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文言文閱讀練習教案
①御:駕車。王子期:古時善于駕車的人。②逐:追趕,這里指駕車賽馬。③易:更換。后:方位名詞作動詞,落后。④調:諧調。⑤誘:引導。⑥之所以:這就是……的原因。
【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①趙襄主學御于王子期( )
②術未盡也( )
③先則恐逮于臣( )
④今君后則欲逮臣(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你認為趙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贊成王子期的看法嗎?
四、 楚人養狙
楚有養狙以為生①者,楚人謂之“狙公”。旦日②,必部分③眾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④;虿唤o,則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違也。
一日,有小狙謂眾狙曰:“山之果,公所樹與?”曰:“否也,天生也!痹:“非公不得而取與?”曰:“否也,皆得而取也!痹:“然則吾何假于彼而為之役乎?”言未既,眾狙皆寤。其夕,相與⑤伺狙公之寢,破柵、毀柙⑥,取其積,相攜而入于林中,不復歸。狙公卒餒而死。
郁離子曰:“世有以術使民而無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覺也⑦,一旦有開之,其術窮矣。”
(《郁離子•術使》)
【注釋】
①養狙以為生:靠養狙來維持生活。狙,猴類。②旦日:(每天)早晨。③部分:安排,組織分派。④賦什一以自奉:分給它們十分之一用來自己吃。⑤相與:一起。⑥破柵毀柙:打破欄桿,搗毀籠子。柙,關獸的木籠。⑦惟其昏而未覺也:正因為他們還糊涂而沒有覺醒。
【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①或不給,則加鞭棰焉( )
②山之果,公所樹與( )
③狙公卒餒而死( )
④眾狙皆寤(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這則故事的寓意。
五、臨江之麋
臨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③。
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④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⑤甚善,然時啖其舌。
三年,麋出門外,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⑥道上。麋至死不悟。
(《柳河東集•三戒》)
【注釋】
①臨江:地名,江西省清江縣。②怛(dá):驚恐。③稍:漸漸。使與之戲:即“使其與之戲”,讓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確。⑤俯仰:周旋,應付。⑥狼藉:散亂的樣子。
【練習】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
①畋得麋麑( )
②自是日抱就犬( )
③習示之( )
④然時啖其舌( )
⑤麋至死不悟( )
⑥走欲與為戲( )
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
3.這則寓言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六、螳螂捕蟬
吳王欲伐荊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②,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