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議論文閱讀指導(dǎo)
⑤當然,挫折并不能自發(fā)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經(jīng)歷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為。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于弱者來說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于強者來說卻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著崇高的生活目的,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覺地在挫折中磨練,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為生活的強者。
( 有刪改 )
1. 第③自然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采用這種論證方法有什么好處? (3分)
主要運用了事實論證方法(或:例證法)。文中運用司馬遷和貝多芬的事例,更有力地論證了“歷史上許許多多仁人志士在與挫折斗爭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這一觀點,進一步增強了說服力。
2. 第④段“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不能刪。 (1分)因為“往往”一詞強調(diào)了人們最出色的工作常常是處于逆境的情況下做出,如果去掉,就顯得過于絕對。
3. 文章第⑤段加點的“絆腳石” 和“墊腳石” 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2分)
答: 絆腳石:人生路上的障礙。 墊腳石:人生路上不斷前進的憑借
4.本文所論述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請針對這一論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jù)并作簡要分析。
本文論述的中心論點是“要善待挫折” (或:要在挫折中磨練,在挫折中奮起,在挫折中追求,成為生活的強者) ;舉例1分(只要與觀點相吻合即可);結(jié)合事例分析計1分(不夠準確酌情扣分)。
第2課時
一、考點舉要及閱讀指導(dǎo)
(一)、把握論點
1、閱讀題型
(1)、細讀全文,寫出作者在文中闡述的觀點。(2)、“心系一處”這個詞語的含義是什么?(3)、揣摩文意,在結(jié)尾橫線處補上一個恰當?shù)木渥印#?)、本文的中心論點是( )
2、閱讀指導(dǎo)
把握文章論點,是閱讀議論文的關(guān)鍵,怎樣準確地尋找或歸納文章論點呢?
要有意識地留意幾個地方:
題目,議論題目往往是論題。要注意論題不是論點,論題是作者論述的對象和范圍,論點是作者對論題所持的看法,應(yīng)該是一個明確的判斷,形式上應(yīng)該是個完整的陳述句,是個概括性比較強的句子。
首段,題目可以看出作者的觀點,但是很多時候,作者的觀點在開頭亮相,即使在題目已提,開頭還會再提。
(二)、分析論據(jù)
1、閱讀題型
(1)、區(qū)分事實論據(jù)和道理論據(jù)。
(2)、概括論據(jù)。如:閱讀第②③段,說出作者分別是從哪兩方面闡述自己觀點的?
(3)、分析論據(jù)作用。如:第③段中的事例論證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列舉四個事例進行論證?
(4)、根據(jù)論點補寫論據(jù)。如:請你為這一觀點再提供一個事實論據(jù)。在選文所使用的論證方法中,請寫出兩種,并各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