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教案
一、教學目標a.[知識與技能]
1.認讀基本的字詞。
2.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3.體會文中比喻修辭的巧妙運用,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揣摩文中的哲理性思考,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提煉概括的能力。
4.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b.[過程與方法]
本文以典范優美的現代白話寫成,充盈了情感,寫出了氣勢,很適合朗讀。此外,結合朗讀和揣摩文意來學習語言。本文語言既有形象的描寫,又有哲理的陳述,句式變化多樣,可以讓學生熟讀和背誦一些精彩句段。在朗讀和背誦的同時,對文中一些語句進行仿寫。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加強生命體驗,豐富人文素養。課文描述了生命的現象和規律,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對生命現象和規律進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鑒這種人生態度,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二、課堂實錄
題目切入、激發聯想
師:(教師在黑板上寫下“談生命”這一課題)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景物以及我們熟悉的作品?
生1:我想到的是死亡,正因為有了生命,才會有死亡,正像有了開始,才會有結束一樣。
生2:我想到的是春天的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它們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生3:我想到的是一個關于藏北的藏羚羊的故事,就在獵人的槍口對準它時,那只肥胖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著獵人,然后沖著獵人前行兩步,兩條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兩行長淚從它的眼里流了出來……這只藏羚羊是為了保護它腹中的胎兒,讓人感慨生命的偉大。
生4: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欄目曾經播過一期感人肺腑的節目《感受堅強》,向我們講述的是患癌癥少女張默然的故事。張默然年輕的生命被癌癥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歲的花季少女卻以頑強的毅力與病魔堅強地搏斗著。她的事跡,感動了醫生,感動了親友,感動了所有的人,盡管大家并沒有挽留住張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對死亡、熱愛生命的事跡,讓人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堅強。
生5:我想到的是置身荒島,與孤獨和災害頑強抗爭的魯濱遜。
生6:我還想到了病魔纏身而卻具有鋼鐵般意志的保爾。
師:是的,生命是一個司空見慣但又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歷代文人墨客都已談到生命這個話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世紀老人冰心的《談生命》,看看她對這個概念作了怎樣的詮釋,F在請大家朗讀課文,大聲地讀起來。如果遇到不懂的生字、詞,請你畫下來,稍后我們一同解決。
。▽W生自由朗讀課文)
(學生讀完課文后,先來解決生字、詞)
理清思路、讀出層次。
師: 《談生命》全文只有一段,但行文思路清晰,結構層次分明。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劃分層次結構,將全文的一個段落變換成幾個自然段來讀,并想想這樣劃分的理由。
。▽W生進入自由朗讀狀態,或舉筆勾勒,或托腮沉思,或討論交流,教師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