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考點梳理十八:專題探究考查
專家探究考查
專題材料探究是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指出:“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從這樣的意義上說,專題探究考查要求同學們能獲取資料,分析整理資料,并且能用文字、圖表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專題材料探究題往往以課程整合為基點,強調學科滲透,強調文學、文化素養的積累,強調生活體驗,強調自主表達、創新思維,強調對材料的分析整理等實踐能力。
題型分析:專題探究題一般以一個材料或一則新聞事件作為題材,或者提供一組具有邏輯關系的專題材料(專題材料呈現方式有文字、表格、漫畫、徽標等),通過問題帶動探究。專題探究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觀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歸納提煉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類題目考查范圍較廣,包含信息量大,側重于探究,考生須熟悉探究的每個過程和環節,最后把探究的觀點或規律等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專題探究題內容涉及社會熱點、人物、成長體驗、傳統文化、節日、讀書等。
解題思路點示:在解題的過程中,專題探究題一般遵循下面的步驟。
第一步:認真審題,明確要求。讀題時,一定要仔細,弄清楚題干要求的內容,特別要注意有沒有表達方式的要求,修辭手法的要求以及字數的限制等。
第二步:閱讀材料,捕捉信息。首先要整體感知有關材料,把握住一個大的主題和方向。然后按照題干的內容要求,選準角度,確定信息篩選標準,淘汰非相關信息,挑選出合乎要求的有關信息。即根據題目要求,區分信息的有用無用、主要次要,把針對專題的信息篩選出來。
第三步:比較歸類,整合信息。根據試題要求,比較辨別,綜合歸納、概括相關信息。顯性信息,可直接摘錄;隱性信息,則要思考提煉。整合信息往往和對材料理解的正確性、全面性緊密結合。對材料的思考理解愈到位,探究也愈深刻。尤其要注意找準概括的角度,要點提煉的切入點和歸納點要與試題要求一致。
第四步:依據題干,規范表達。首先表達的語言要準確,不能出現語病;其次,要用合乎試題風格的語言重新組織探究結果,保證所答語句合乎題目要求,簡明、通順、全面。
溫馨提示:專題探究題的解答能力來源于平時的點滴積累:一是要多參與各類活動,培養應對各種活動的能力;二是要多讀書,善思考,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尤其要注重聯想能力的培養;三是平時要注重思維的訓練,培養提煉概括等能力。在臨場作答時:一是要了解題干,讀懂材料,審題時要明確任務,抓住要點;二是表達要簡潔明了、得體恰當。
典型例題透視
例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
材料一:隨著“家電下鄉”活動的不斷推廣與深入,我國電視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材料二:XX年民眾對各種媒體的使用情況調查表(%)
材料三:據《教育時報》5月4日報道,中央電視臺正式開播了面向全國數字電視用戶的“中學生頻道”。該頻道發揮媒體資源優勢,使各地中學生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同時組織優秀教師和教學專家,圍繞教學難點解疑釋惑,輔助教師課堂教學。此外,該頻道還開設了供家長觀看的欄目,意在引導家長關注素質教育,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況,從而引導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