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最后一次講演》教案
教學重點及難點:
明確講演稿的語言特點。
《最后一次講演》
二.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明確句式變化、修辭使用等技巧在演講語言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初步掌握演講語言中表情達意的技巧,并且學以致用。
2. 能力目標:
①以演講為突破口,以演講語言為學習重點,通過師生的演講及對演講語言的品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和審美能力。
②在演講語言的學習中訓練學生迅速、準確地組織語言的能力和運用句式的變化和修辭等技巧表情達意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
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聞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講演》,聞一多先生是什么人?他的這篇講演是在什么情況下作的?為什么說是“最后一次講演”?
這是一篇用滿腔愛國熱忱 譜成用鮮血寫就的文字,是一篇感情色彩鮮明的講演詞,屬議論文體裁。
二、介紹演講詞的特點:
講演詞,也叫演講詞、演說詞,它常在各種大型的群眾集會或較為隆重的場合使用,而且講話人所講的都是些較為重大的問題或是講話人就某個專門問題進行的論述。講演詞具有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講演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
三、學生試讀:
提示:注意體味講演的氣勢與感情,畫出表達強烈感情的語句。
四、感知內(nèi)容理解作者的情感:
1、聞一多演講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義正辭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達了對民主和平的堅定信心。)
2、與敵人卑劣無恥恰成對比的是李先生的光榮 ,李先生的光榮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為民主和平而獻身,將會贏得更強大的革命力量。
3、補充聞一多當時演講的時代背景。
1)李公樸先生為什么會遇害?
李公樸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愛國民主戰(zhàn)士。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國民黨當局妄圖篡奪勝利果實,實行獨裁統(tǒng)治,陰謀發(fā)動內(nèi)戰(zhàn)。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地鎮(zhèn)壓民主運動。1946年2月,重慶發(fā)生“校場口事件”,重慶各界人士在校場口集會慶祝政治協(xié)商會議的召開,國民黨特務搗毀會場,大打出手,打傷郭沫若等60多人,李公樸先生當場被特務打傷。5月初,李先生帶傷回到昆明,又與聞一多先生一起發(fā)動“呼吁和平宣言”萬人簽名運動。國民黨反動派對李先生又恨又怕。7月11日晚十時許,李公樸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國民黨特務用無聲手槍暗殺 。
2)補充聞一多演講背景:
聞先生“毅然出席”7月15日舉行的追悼李公樸先生的大會。出席這次追悼大會的教授,就聞先生一人。聞先生不避危險,置個人生死于度外,“毅然出席”這次追悼大會,決心像老戰(zhàn)友李公樸一樣,為爭取民主和平,反對獨裁和內(nèi)戰(zhàn)而堅決斗爭。聞先生面對會場上特務的兇焰,義憤填膺,“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講臺,義正辭嚴地當眾揭露、痛斥反動派的罪惡和卑劣,表現(xiàn)出一位愛國民主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聞先生在發(fā)表這次講演后三個小時,就被特務用無聲手槍暗殺了,他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爭取民主和平,為真理正義而戰(zhàn)的崇高事業(yè)。
4、聞一多先生預言敵人“快完了”,人民一定勝利,有什么根據(jù)?請從文章中找答案。
明確:第一,他們這樣瘋狂地制造恐怖,這是他們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