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復習資料:曹劌論戰
15、福:賜福,保佑。
16、獄:案件。
17、雖:即使。
18、察:明察。
19、情:(以)實情判斷。
20、忠之屬也:(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忠,盡力做好分內的事。
21、可以一戰:可以之一戰,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仗。
22、戰則請從:(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
23、公與之乘: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車。之,指曹劌。
24、鼓:擊鼓進軍。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
25、敗績:大敗。
26、馳:驅車(追趕)。
27、轍( ):車輪軋出的痕跡。
28、登軾:登上車前的橫木。軾,古代車子前邊的橫木。
29、逐:追趕、追擊。
30、既克:戰勝齊軍后。既,已經。
31、故:原因,緣故。
32、夫( )戰,勇氣也:作戰,要靠勇氣。夫,發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
33、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作,振作。
34、再:第二次。
35、盈: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36、測:推測,估計。
37、伏:埋伏。
38、靡( ):倒下。
文后練習: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注意它們意思的差異。
十年春,齊師伐我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1.十年春,齊師伐我(進攻)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砍伐)
2.犧牲玉帛,弗敢加也(虛夸)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戴。加冠,束發戴帽的儀式,表示成年。)
3.衣食所安,弗敢專也(養)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
附加練習
1.閱讀理解。
毛主席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曾對本文作了精辟的分析:“當時的情況是弱國抵抗強國,文中指出了戰前的政治準備——取信于民,敘述了利于轉入反攻的陣地——長勺,敘述了利于開始反攻的時機——彼疲我盈之時,敘述了追擊開始的時機——轍亂旗靡之時。雖然是一個不大的戰例,卻同時說的是戰略防御的原則。”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魯莊公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疲我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之時,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轍亂旗糜”是曹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發現的。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齊人三鼓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2. 曹劌認為弱國怎樣才能戰勝強國?
政治上取信于民,軍事上把握戰機,后發制人
3. 曹劌說:“夫戰,勇氣也。”你同意這種觀點嗎?把你的理由說出來。
無論同意與否,都要說出理由。本題以正面回答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