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漢字之美 妙在多維》教案
2. 細讀第4—12自然段,看看作者究竟列舉了漢字的幾種維度。(板書呈現:“一維 二維 三維 四維 多維”。)(1)有同學舉手質疑,漢字根本就不是一維的。想一想,哪一段寫出漢字根本就不是一維的?明確:第4自然段。作者根本沒寫漢字書法與一維的關系,倒是寫了拼音文字等一維的文字和鋼筆字等缺少空間韻律的文字,這應該與漢字書法形成對比。有一種水落石出的感覺。(教師總結、補充板書:絕非一維。)(2)請同學們認真閱讀文章,以小組為單位自愿選擇一個維度,看看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又是如何挖掘漢字的多種維度之美的,然后講給大家聽一聽。明確:“二維”組:根據漢字本身的特點,即一半象形,一半擬聲或漢字的筆畫構成等理所當然認定漢字是二維的。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拼七巧板、原上奔馬都使漢字的二維之美呈現出來。同時指出:二維之美是漢字之美的堅實基礎。我們覺得作者切中要害,抓住本質。(教師點評、總結、補充板書:本質二維。)“三維”組:作者根據書法的構架、懸腕、筆法等方面挖掘漢字書法的三維美。我覺得作者在這幾段中用詞極為準確。比如:“至少”“才”“方能”“豈止”這些詞讓人感覺嚴謹。同時作者還用了設問、反問等修辭:“尊毛筆為眾筆之王,誰曰不宜?”“不信嗎?筆力千鈞之贊語曰:力透紙背。如無垂直于二維紙面的第三維度,朝哪兒透啊?”更給人一種必然之感。(教師點評、總結、補充板書:應該三維。)“四維”組:在認真分析體會草書的獨特藝術魅力中挖掘漢字書法的四維之美。印證作者所說——假如愛因斯坦看到懷素的《自述帖》,他會說:“這不就是我的時空連續統之藝術再現嗎?”作者通過大量的比喻和引用,將書法藝術穿越時空的動態之美呈現出來。比如:“公孫大娘舞劍器”出自于杜甫的詩《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其中記載了中國書法史上的美麗邂逅:“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張旭因為觀看了公孫大娘的舞蹈,得其神韻,草書寫得絕妙無比,由此可見書法與舞蹈之間,是有久遠的緣分的,特別是狂草,顯然閃爍著舞蹈藝術的輝光。抓住四句詩做詳細分析:先分析“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中的美感;再分析舞蹈與詩詞中形容的相通之美;最后賞析草書中的筆飛墨舞與舞蹈中“ ”“矯”“來”“罷”的靈動,遠古的詩詞韻律的融為一體,最終使瞬間成為永恒。分析時主要從“態”上詳細分析。“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則在居高臨下一瀉千里的宏偉氣勢中將書法的點與線的空間形式在時間流動中的軌跡描摹出來。同樣將草書與瀑布的水流湍急、詩人的藝術夸張融合在一起。分析時主要從“勢”上詳細分析。漢字書法立在二維、動在三維、美在四維、靈在四維。漢字書法自然是四維的。(教師點評、總結、補充板書:實是四維。)(3)總結:作者通過各種方法,運用多種技巧和修辭,從幾何學維度的角度(由一維到四維)充分挖掘了漢字的美不勝收。在這里大家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種技巧和修辭呢?在文中畫出這種修辭或技法,完成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