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中考語文考點復習教案
《語言的得體》的說課稿我根據本節課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1、 教學內容簡介
結合《教學大綱》以及《新課標》的要求,再加上現在的考點把握,語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與我們的生活的聯系非常密切。因此,我就從語言的得體方面進行了一個整理。我覺得“語言的得體”這個話題很切合我們的生活實際。還有就是受到了十月上旬隆昌的教師到我縣獻課后的交流后的啟發。他們認為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應該重視對知識的整理。我也有同感:教學方面,不管是教學方法還是其他方面,應該說是大同小異,但知識的整理,經驗的交流方面卻有一定的欠缺。語文這門學科知識點特多,學生掌握起來有很大的難度,經常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效果不理想。一旦把知識點進行恰當的梳理、歸類,形成線條清晰的知識體系,或者說形成知識板塊。學生掌握起來相對就要容易一些了。我也就借這次機會選擇了這樣一個話題,以期和同行們有一個交流、溝通。
2、 教學目標簡介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根據這些要求,我把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理解給出的材料的內容,并能根據問題作準確、恰當的分析。
能力目標:能基本掌握說話要注意的因素:對象、場合、敬謙詞、褒貶色彩、目標重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說文明話,做文明人。
3、 分析教學內容、思路的安排以及重點難點
本節課主要是語言實例的訓練,由此讓學生在分析理解實例的基礎上,對語言的得體與不得體有一個感性的認知,如“李秀才為何挨打?”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的道理。再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練習,從理性上對語言的表達獲得一定的啟示。
教學重點:把握事例的內容,理解討論分析的問題,了解說話應注意的因素。
教學難點:分析事例時準確說出自己判斷的理由。
二、 說學生
1、 學生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本節課的內容貼近生活,趣味性較強,應該說比較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其中的個別聯系也有一定的難度,要適當引導、啟發學生,在已有的認識基礎上突破難點。
2、 能力分析
學生對給出的故事性的例子應該能理解并作出分析、判斷。
3、 一般特點和學習風格差異
有的學生怯場,不太愿意在班上回答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盡可能多的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并且培養鍛煉他們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 說教法與手段
根據新課程的有關標準理念,結合學生實際,對本節課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1、 情境設置法
在剛上課的時候,我就會對學生提出極為不合常規的要求,再提一個合理的要求,二者形成一個巨大的反差,讓學生感受到這節課的內容看樣子有些不同尋常。在選擇實例的時候也注重了趣味性,達到寓樂于學的效果。
2、 互動討論法
在分析的時候,盡可能讓學生都動起來,都積極參與到討論中來,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鍛煉了學生的協作能力。
3、 學生表演法
讓學生參與到故事性強的環節當中,一邊表演一邊注意其中的對話,從中去體會話語的得體或不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