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語文二輪復習閱讀突圍方略說明文體會語言的準確性篇
我國現有荒漠化土地263.6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西藏、甘肅、青海、陜西、寧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積占全國荒漠化面積的98.5%。在全國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類型以沙為主的有173.97萬平方千米。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沙漠化面積或沙化面積,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積的66%。
我國荒漠化類型可分為風蝕(因風力造成的土壤損失)、水蝕(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鹽漬化(土壤損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過量的鹽分,使得植物難以生存)和凍融(因土壤結冰和融化過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類型。這些荒漠化類型的面積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別是:風蝕183.9萬平方千米,占69.8%;水蝕25.9萬平方千米,占9.8%;鹽漬化17.4平方千米,占6.6%,凍融占13.8%。
產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為兩種,就自然原因而言,形成荒漠化的天氣條件和地質條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因干旱和強風,我國歷史上就經常出現強烈的沙塵暴,其中北京地區歷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塵暴記錄出現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現的荒漠化多與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有關,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疊加上短期氣候振動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因此,目前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作用引起的。
當前,我國必須采取一切有針對性的科學措施,嚴格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建設生物工程,恢復生態自然,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探究練習
1.下列對“荒漠化”的內涵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荒漠化是當前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b.荒漠化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所造成的干旱地區土地退化的過程。
c.荒漠化是由于自然或人為原因所造成的干旱地區土地退化的過程。
d.荒漠化是土地的生物多樣性下降出現不利于發展生產的地貌形態的表現。
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土地退化就是荒漠化的最終結果。
b.如果沙地表面的植被不被破壞就不會發生沙漠化。
c.我國荒漠化面積已接近全國總面積的1/3,且仍在擴大。
d.荒漠化的形成條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文章主要寫了哪四層意思?是按什么說明順序寫的?
4.請舉例說明文中所采用的兩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5.除了文中介紹的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
參考答案
閱讀演練一:
1.“僅”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因為它表明凡爾賽宮的參觀人數與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等其他建筑物相比并不是最多的,而是排在第二。2.建筑布局、內部陳設、裝潢園林藝術。3.①作比較②列數字③打比方。4.凡爾賽宮內陳放的珍貴藝術品。5.因為無論是透過拱形窗門,還是從與之相對的鏡墻中,都可以看到花園中的美景。6.b。
閱讀演練二:
1.c2.c3.①荒漠化與沙漠化;②我國荒漠化現狀;③產生荒漠化的原因;④怎樣防治荒漠化。邏輯順序。4.①作詮釋,如:“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產潛力衰退,土地資源損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樣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現不利于發展生產的地表形態(如沙丘)等。”其作用是讓讀者對什么是土地退化及其后果有比較完整的認識,從而引起對此問題的關注。②分類別,如:“產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為兩種”。其作用是明確了荒漠化的原因,有利于人們更好地從源頭上來想辦法治理。此外,還有下定義、列數字等說明方法。5.①政府高度重視,大力宣傳,提高人們對荒漠化危害的認識;②合理利用水土資源;③禁止濫砍濫伐和過度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