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和暴風下
祥子原是一個年輕力壯、精力充沛、有強烈進取心的人,只想自食其力,然而種種惡勢力逼迫他性格起了變化,他心灰意懶,消極頹唐,染上煙酒惡習,偷懶、油滑,乃至完全沉淪下去。
作者通過祥子的悲慘遭遇的描繪,通過祥子大半生的血和淚,艱辛和屈辱乃至墮落,無情揭露那陰森可怖的舊社會強取豪奪的血淋淋的吃人制度,也揭示了“干苦活兒的想獨自混好,比登天還難”的道理。
【學習課文】
節選部分的情節是:
祥子已經成了家,有了家庭負擔,而且妻子懷了孕,他不得不更加賣力地拉車掙錢,維持兩口人的生活,并且準備小生命的出世。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遽變化,痛切感到生活的無聊、無望,就是從這場暴雨開始的。《駱駝祥子》中大段描寫景物的有四處,選文是最后也是最長的一處。
1.文章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 (第1節——第6節)寫烈日下的祥子。
第二部分(第7節——第16節)寫暴雨下的樣子。
2.怎樣描寫烈日的?從哪些角度?運用了哪些方法?
(1)先總寫“發了狂”、“下了火”,真是赤日炎炎。
(2)繼寫“街上”、“馬路”、“便道”,用排比句突出陽光之烈,一個比喻,使人如臨其境。
(3)再細寫,從五個方面鋪寫,側面烘托烈日炎炎。
總之,有概貌,有細寫;有靜物,有動物,有人(重點寫車夫的活動);有正面寫,有側面寫。
在鋪陳中運用白描、擬人、比喻、夸張等手法,處處從“烈日”落筆,細致地、多方面地渲染天氣悶熱難當,為下文寫祥子作鋪墊。
3.作者怎樣著意刻畫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抓住哪一細節刻畫在烈日下為生活受煎熬?
矛盾心情:“有些膽怯”,“ 可是見了座兒他還想拉”,深刻揭示在饑餓線上掙扎的難言苦楚。幻想;跑;不跑;拉到地方,不敢再動,卻又坐不住;出去試試,又覺得自己錯了——在這矛盾的心情之中,飽含著多少辛酸,承受著多少痛苦!
然而,痛苦還在加深,作者從祥子的感受出發,著力寫陽光的暴烈,從“空中”、“屋頂”、“墻壁”、“地上”、“從上至下”寫烈日的威力無處不在,充 分表達了祥子心理上的畏縮與煩躁。
第五節著重寫太陽,從大地如“火鏡”,從白光下的聲、色、味寫,把炎熱描繪得淋漓盡致。這樣是在寫人,又在寫景,使人痛楚地感受到:祥子是在為生活而賣命。
作者還緊緊抓住“出汗”突出了天氣的炎熱。拉空車也流汗;拉到地方,褲褂全裹在了身上;茶進汗出,似乎身子不會再儲藏一點;腳心跟鞋襪粘在一塊。
最后寫病態,痛苦溢于言外。
第一部分小結:
寫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煎熬。此處景物描寫不是一般的烘托、渲染,而是反映人物心理和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主題思想。這一部分寫早晨到中午,第二部分寫午后。
4.第二部分由同學獨立分析:
(1)作者描繪暴雨情景,從哪兒落筆?具體說明其描繪的順序。
①從“熱”寫到涼風的出現,過渡到對暴雨的描寫。
②俗話說“風是雨頭”,寫雨正是從寫風入手的。“山雨欲來風滿樓”,氣勢非凡。
③寫風既寫靜物,又寫人的找風,驚惶失措,慌手忙腳。
④寫風、土、云,再寫風、土、云、電閃,終于寫到了雨。反復之中有發展,有推進,不是簡單的重復。
⑤寫雨,先雨星、雨點,然后雨又停了;再寫風,風雨交加;最后寫風過去,“一個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