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文言文復習資料4
23、甲、乙描寫的對象各不相同,但是兩位作者卻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請從對待風景和對待世俗社會兩個角度寫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20、①奔:飛奔的馬。②作:發出。③勒:約束,阻止。④設:著,涂。
21、c
22、①(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
②這種快樂(只能)留下來給山中的僧人和游覽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夠對那些庸俗的人說呢?
23、寄情山水、熱愛山水,欣賞大自然之美,洗掉內心的塵垢,保持一份內心的清凈和獨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種
避世、避俗的心態。
五十三、(溫州非課改)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19-26題
(一 )(13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
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
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19、從選段中理出“漁人”的行蹤,在空格處填入短語。(2分)
發現桃花源——(▲ )——(▲)
20、在選段中找出與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詞。(2分)
⑴悉如外人(▲)⑵便要還家(▲)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
22、第一段中表現桃花源優美環境的句子是▲,▲,▲;表現村中人快樂生活的句子是▲。(4分)
23.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二)太宗論盜(9分)
上(唐太宗)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止,上哂(shěn譏笑)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
切(逼迫)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
年之后,海內升平(太平),路不拾遺,外戶(大門)不閉,商旅野宿焉。
2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⑴或請重法以禁止 ▲ ⑵朕當去奢省費 ▲
⑶輕徭薄賦 ▲ ⑷安用重法邪 ▲
2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兩個詞語。(2分)
⑴路不拾遺 ▲ ⑵商旅野宿 ▲
26.短文中唐太宗認為“止盜”應采取什么措施?(3分)▲
答案:
19.訪問(進入)桃花源 離開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