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出 師 表
【教師目標】
1、反復誦讀,理解句意,正確處理語言停頓
2、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3、了解表的特點,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競猜的形式導入
教師出示以下詩句讓學生競猜一位三國時期的歷史名人。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
出師末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2、簡介“表”這種文體,了解背景。
二、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1、自由讀課文,朗讀過程中注意字詞的讀音和斷句。如有不理解的方做上記號,先在小組內解決,然后交到班集體討論解決
斷句難點: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以/昭陛下/平民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②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③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④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易讀錯字:忠諫( ) 費袆( ) 闕漏( )
攘除( ) 陟罰( ) 臧否( )
不易理解字詞:引喻失義 作奸犯科 是以先帝簡拔 優劣得所
以彰其咎 不以臣卑鄙 庶竭駑鈍
2、指明學生讀課文、師生點評。
三、整體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
①諸葛亮給后主提了幾條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條?
②題目是“出師表”為何寫“出師”的內容只占一小部分?
2、學生讀各部分內容(邊讀邊分析)
四、自主探究
學生再次讀課文,發現問題,然后師生共同解答。
疑難:①諸葛亮為何要出師北伐?
②諸葛亮為何多次提到先帝?
③本文寫法上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五、品味語言
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背誦、品味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2、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3、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六、課后拓展
以“我眼中的諸葛亮”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評價諸葛亮。
七、自主測評
1、解釋帶點字
論其刑賞( ) 平明之理( ) 悉以咨之( )
性行淑均( ) 不以臣卑鄙( ) 庶竭駑鈍( )
2、閱讀下面短文,完成練習。
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死之將至,愿盡愚忠:臣亮賦性愚拙,遭時艱難,分符擁節,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何期病入膏盲,命垂旦夕,不及終事陛下,飲恨無窮!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約已愛民;達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隱,以進賢良;摒斥奸邪,以厚風俗。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別無調度,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也。
——選自《三國演義》
1、文段第一段中諸葛亮向劉禪提了幾點建議?
2、結合本表談談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