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師表
出 師 表【教師目標】1、反復誦讀,理解句意,正確處理語言停頓2、理清文章思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3、了解表的特點,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激趣導入1、競猜的形式導...
- 出師表
24探究指導一、 需掌握的字的讀音崩殂 (cú) 疲弊 (bì) 陛(bì)下 性行(xíng) 行(háng)陣和睦(mù)恢弘(hóng) 妄自菲(fěi)薄 忠諫(jiàn) 長(zhǎng)史 攘(rǎng)除斟酌(zhēn zhuó) 郭攸(yōu)之 費祎(yī)...
- 《出師表》(教學反思)
這堂課,本質上還是一種文言“仿真學習”,其所“仿”之“真”,乃是采用角色換位的方式,讓學生真實地進入文本描述的情境,真實地揣測人物心態(tài),真實地體驗人物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品味、咀嚼文言。...
- 24 出師表
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出師表
[教學目的] 1.背誦全文,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領會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和他作為政治家在治國方面的方針以及作為長輩對下一代的期望與教育的拳拳之心。 3.學習本文融議論、敘述、抒情于一體的寫作方法。...
- 《出師表》
24出師表教學目標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課時安排3課時。...
- 出師表
教學建議 一、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后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
- 出師表
教學目的 1了解奏表的特點。 2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3掌握本篇的詞語。 教學設想 諸葛亮的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 23.出師 表
諸葛亮教學目的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2.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學會翻譯文言文。3.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張和政治愿望。4.理解并學習本文議論、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重點難點1.重點1)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 出師表
教學建議 一、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后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
- 出師表
教學建議 一、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后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后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后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
- 《出師表》
教學目標:1.讓學生體會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2.掃除文字障礙,熟練掌握表中的內容。3.了解《三國演義》中的有關情節(jié)。教學設想:1.安排三課時。...
- 出師表
教學目的 1 了解奏表的特點。 2 了解諸葛亮的“親賢臣,遠小人”等名言。 3 掌握本篇的詞語。 教學設想 諸葛亮的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 《出師表》
教學設想本文以議論為主,教學時應著重分析本文的議論內容和表達上的條理性。文中諸葛亮兼敘了自己以身許國的經(jīng)過,流露出他忠于蜀國、忠于劉備父子的感情,教學時應就說明這些記敘、議論和抒情所起的作用。...
- 出師表
教學目標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鑒意義。2、認識并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3、了解本文議論中融以敘事、抒情的寫法。課時安排3課時。...
- 九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