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
第一課時
學習要求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檢查預習。
注音
滕 謫 屬 銜 湯 暉 述 瀟 騷 霪 霏 耀
檣 楫 摧 冥 讒 蕭 瀾 芷 汀 偕 嗟 噫
3課文朗讀
要求(1)讀得流利,讀音正確。
(2)讀出句中停頓和語調。
(3)讀出文章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志趣。
(教師組織學生自讀后巡視,解答學生隨時提出的問題)
誦讀交流:比一比,看誰說的準。組織學生采用個人、小組、或男女生對抗等形式,反復誦讀,在誦讀中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
4作業 :完成《練習冊》第156頁
第二課時
學習要求
理解詞義,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解釋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翻譯課文
方法:組織學生結合頁下注釋疏通文義,理解課文內容。用現代漢語復述內容或者請學生一人問、一人譯,或者一人讀,一人譯的形式。
(附名句) 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 屬予作文以記之。
3前人之述備矣。
4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5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6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7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8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在翻譯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課后學習:鞏固課文翻譯。完成《練習冊》課堂練習部分。
第三課時
學習要求
梳理課文思路,把握結構,通過誦讀體會語言之美和作者的情懷。
教學過程
1、 復習檢查
2、 梳理思路
方法:組織學生合作討論,梳理文章結構思路,小組派代表發言。(提示:全文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3、精讀品析
(1)“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有哪些異處呢?造成這些異處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認為怎樣才能做到“覽物之情”無異呢?
(2)作者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為何“喜”,為何“悲”作者這種悲喜觀是怎樣提出的?
(3)聯系現實,談談作者的憂樂觀在今天還有什么現實意義嗎?
(4)根據你的積累,你能說出幾個符合作者悲喜觀的古仁人嗎?
4、課后學習 完成《練習冊》p159 課后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