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 與人為善
我為___________同學的愛心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為___________同學的機智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為___________同學的勇敢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為___________同學的細心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我為___________同學的堅強喝彩,他(她)_________________
故事感悟(2)
活動目的:使學生明白我們必須理解分擔他人的困難、不幸和痛苦,急人所急,對人如此,對動物也是一樣。
一個暴風雨的早晨,一位老人在海邊看到許多小魚被拋到沙灘上。
老人想到太陽一曬這些魚都會死,嘆息一聲朝前走了。返回時,卻見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把魚撿回海里。老人很感動,也彎腰來幫忙。
老人說你救了他們,誰也不知道,誰也不會在乎的!男孩卻說:___________________.
請你猜猜男孩會怎么說?(男孩說;小魚在乎)
如果你就是一條被拋到沙灘上,被太陽炙烤著的小魚,當時會想些什么?當小男孩將你撿起放回海中時,你又會想些什么?
●情境劇場
活動目的: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課前布置四組同學分別表演一個情境,然后再組織其他各組的同學一起來討論。
情境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數學測試的試卷發下來了,a考了62分,他急忙問b考了多少,b沒有告訴他。課間時間,a偷偷看了b的試卷,原來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驕傲的對b說:“哈哈,原來你考了個不及格!”這時,c對a說:“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驕傲的。 奔偃缒闶莂,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情境二:小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住校后,小喬得到同學的許多“關照”,卻對別人漠不關心。久而久之,同學漸漸疏遠了她。假如你是小喬,想想為什么同學都不理我了呢?怎么做才能得到別人的關照?
情境三:皮皮是一個特頑皮的學生,一次美術實習老師上課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蘋果,但是皮皮卻大聲喊叫:“老師畫了一個大屁股!”這樣一喊,全班同學都哄堂大笑不止,而這個實習老師則是又羞又惱,揚長而去。假如你是那位實習老師,你會怎么想?有朝一日皮皮也成為一位老師,當他遇到這樣類似的事情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情境四:甲對乙樸素的穿著表現出輕視的神態,在言行上對乙造成了傷害。后來,甲在一次考試中失利,遭到丙的冷言冷語,心情變得十分陰郁。
討論:乙和甲先后受到傷害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是乙,你的內心會怎么想?假如你是甲,從傷害別人到被人傷害,你從中會悟出什么道理?
●磨難夏令營的風波
活動目的:學生通過對一些中學生自私自利、目中無人的行為表現進行討論和評價,感受這些行為給他人和個人帶來的影響,體會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在討論與評價他人行為的過程,也是學生反省自我,檢查自我、鞭策自我的過程。
活動過程:學生認真閱讀《磨難夏令營》材料,并分小組討論和評價參加夏令營的孩子的各種表現,并談談自己在類似的群體活動中的具體表現。
浙江娃哈哈集團公司贊助北京市一所中學舉辦了一次“磨難夏令營”活動。于是有了以下一些實錄:
早餐送到了營地后,孩子們蜂擁而上,爭先恐后地給自己盛豆漿喝。由于擁擠,豆漿桶幾次險些被打翻。有人在旁觀察,想找出哪怕一個為別人盛豆漿的孩子,卻沒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