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第一單元復習學案
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和諧社會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易卜生在給朋友蘭戴的信中說:“你要想有益于社會,最好的辦法莫如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這句話的寓意對我們中學生的啟示是
①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資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擔起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②如果不能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就不能對自己負責
③要承擔社會責任,就必須首先對自己負責
④對社會負責,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責任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大連市公共汽車司機黃志全,在行車的途中突然心臟病發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鐘里,他用最后的力氣做了三件事:把車緩緩地停在路邊,并拉下手動剎車閘;把車門打開,讓乘客安全地下了車;將發動機熄滅,確保了車和乘客的安全。做完了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盤上,停止了呼吸。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
①作為一個司機,黃志全認真履行了自己全部的職責
②隨著角色的變換,黃志全承擔了不同的責任
③黃志全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④責任來源于傳統習俗、公民身份和法律規定
a.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6.聯合國在中國召開了主題為“21世紀挑戰及教育改革”會議。來自24個國家的與會專家提出了一個共同的看法:新世紀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挑戰,既不是新技術革命,也不是經濟發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問題。一個道德情感貧乏,缺乏責任感的人是不會真正關心他人,無法與人真誠合作的,也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的。這一看法說明
①中國的青少年缺乏責任感 ②青少年承擔責任、服務社會的重要性
③承擔責任就不應該講代價與回報
④青少年能不能承擔責任,在承擔責任中健康成長,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
7.“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面對外敵入侵,剛毅的林則徐毅然舉起火把在虎門燃起滾滾濃煙。“敢于面對淋漓的鮮血,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魯迅毫不猶豫地把刀與槍投入茫茫黑夜。從林則徐和魯迅的詩中,我們感受到
a.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肩負振興國家民族的責任
b.做人應信守承諾,說了做一定要做
c.對國家、民族負責任是一種高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