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復習教案
16、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首先要根據侵害的性質和程度確定采取相應的方法的途徑。善于拿起法律武器,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7、當面對違法犯罪,特別是歹徒行兇時,我們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采取機智靈活的方法與之斗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傷亡,爭取把損失降到最小,力求保護自己。
18、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公民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一種有效手段,雖然對加害者造成一定的損害,但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不負刑事責任。
19、生活中能提供法律援助的機構有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等。維護合法權益的常用的有效途徑是非訴訟,包括向政府、司法機關、人民團體等反映問題、調解、仲裁。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途徑是訴訟,也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后屏障。如果有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時,我們可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
20、法律援助是指在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下,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務人員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提供法律幫助,以保證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法律制度。
21、法律和道德在表現社會重大關系方面是一致的,但它們的形成方式和起作用的手段不同。道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逐步養成的,它主要靠社會輿論和個人的良心起作用,靠他人或自我的褒貶,靠純粹的精神力量來起作用。我國的法律和道德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必須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
22、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的法律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23、憲法規定了公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享有廣泛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是公民權利和義務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公民其他一切權利和義務的源泉。
24、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它表現為: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在我國,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
25、根據權利和義務關系,我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自覺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
26、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時,不得超越法律許可范圍,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權益,要尊重他人的權利,不能在合法的權利之外謀取非法利益。
27、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責任。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每一個公民自覺履行義務。
28、在我國,公民在履行義務時要做到,凡是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要積極去做;凡是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堅決不做。
29、因為法律規定了公民權利和義務,所以法律既能規范人們的行為。也能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30、法律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和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31、訴訟通常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
32、在我國四類法律制裁中,具有最高政治權威的法律制裁是違憲制裁;最為嚴厲的法律制裁是刑事制裁。刑事制裁又稱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適用最廣泛的法律制裁是民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