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復習教案
4、 社會公平主要表現為社會為每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并使每個人都能夠按照自己的勞動和貢獻得到應得的利益。
5、 為了努力實現社會公平,國家采取了許多重大措施:如,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干部招聘考試制度、實施下崗職工再就業過程、扶貧工程、希望工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分配制度等。
6、 維護社會公平,不僅要靠政府和各種社會組織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努力。樹立社會公平意識,積極承擔 社會責任,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體和國家的利益,是對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要求。
7、 實施正義行為,不做非正義的事 和 積極承擔責任 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8、凡是有利于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有利于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權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反之,就是非正義行為。
9、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規則與程序不是為少數人制定的,而是為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正義要求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社會生活中的制度、規則和程序。
10、沒有正義制度的支持,就難以實現社會公平。為此,我們經濟上要:(1)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政治上要:(1)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堅持民族區域自治。
11、正義行為應該得到政府、社會及人們的贊揚 和支持。非正義行為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當權益。必然遭到 道德譴責或法律制裁。
12、我們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1)要樹立強烈的規則意識,尊重和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2)按照正義標準對人對事,做人做事,違反正義標準的事堅決不做。(3)不傷害他人、不侵犯的基本權利。(4)鄙視、積極勸說和制止非正義行為,必要時以自己的勇敢和機智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如:撥打110報警、報告老師與家長、求助周圍群眾、借助社會力量等)
13、一個現代人應有有的品格是 尊重和遵守制度、規則和程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的集中表現是按照正義標準對人對事,做人做事。違反正義標準的事堅決不做。正義的最起碼要求是不傷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 。最嚴重的非正義行為是故意傷害他人身體乃至生命。
14、 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必然隨之產生一定的責任。責任是對一個人做 或不做 某些事的要求,它產生于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之中。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15、 人們所處的社會關系是復雜多樣的,不同的人身份不同,責任就不同。同一個與不同的人結成不的社會關系,就會承擔著多種 社會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經歷的變化,個人所處的社會關系會變化,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會發生改變。
16、 承擔責任總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人們不能因此逃避、推卸責任。積極承擔責任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承擔責任也有積極意義。(1)對個人來說;在社會上中承擔責任能促進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承擔責任能激勵自己的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克服困難,去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承擔責任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得到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承擔責任,才能獲得自尊和自信,在履行責任中增長才干,獲得社會的承認和贊譽。(2)對社會來來說:人們只有各自承擔責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穩定、和諧的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