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科學教案 >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通用14篇)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發(fā)布時間:2023-08-19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通用14篇)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1

  一、鼓勵同學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從教育觀念上更新,采取更適合同學發(fā)揮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于同學來說有的內(nèi)容同學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yōu)橥瑢W營造一種和諧的寬松氣氛,讓同學敢想敢問敢于表達的真情實感。使同學感到教師與同學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同學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nèi)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贊揚他敢于提問的勇氣,而后再給予點撥和啟發(fā),讓他們帶著成績感體面地坐下。

  二、引導同學會問。 同學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范提問,向同學展示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同學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范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fā)引導,讓同學嘗試提問。

  1.從課題上質(zhì)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同學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yǎng)同學的質(zhì)疑能力。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zhì)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zhì)疑,既有利于同學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 應鼓勵同學多通過實驗去發(fā)現(xiàn),他們在判斷吸水性還用到了擠、甩的方法來比較,如把相同紙、木材、塑料、金屬都通過擠,能發(fā)現(xiàn)紙輕輕一擠就能擠出,再將剩下的3種資料都通過甩,通過觀察被甩出的水量能發(fā)現(xiàn)木材中被甩出得最多,而塑料與金屬通過我們目前現(xiàn)有的方法與觀察工具無法比較誰的吸水量大,只能將兩者都歸類于吸水性最弱。

  3、從矛盾之處質(zhì)疑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同學只要拿到了實驗資料,就會想盡一切方法去進行觀察,他們在觀察白紙時,不只用肉眼觀察,還通過放大鏡,還比較了干的紙與被水浸濕的紙的區(qū)別,分別用了自身的語言來描述觀察到的特點。書本上是先講了古代造紙術,再由同學來造一張紙,而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能不能先讓同學來動手做,讓同學在動手中來發(fā)現(xiàn)問題,再回過頭來結(jié)合古代造紙術,看看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2

  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

  課題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帶來一部玩具手機,用手一按,鍵盤不停閃爍,響起悅耳的音樂,還會發(fā)出“喂,你好!請問找誰?對不起等聲音。這時,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給吸引過來了,他們臉上充滿好奇和驚喜,一起圍上去,那份高興和專注勁兒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幾個小朋友也帶來了手機玩具,這下教室里可熱鬧了,各種手機的模擬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的陣陣笑聲,把教室變成了通話的快樂天地。見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電話非常普及,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既然孩子對電話如此感興趣,何不抓住這個機會讓他們了了解一些電話知識呢?

  活動目標:

  通過啟發(fā)誘導,使幼兒初步了解電話機的外形結(jié)構和功能。

  活動過程:

  1、電話機除了可以通話,還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組織幼兒討論電話機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電話機不僅可以通話,還可以免提、重復撥號、留言錄音、顯示圖像、聽音樂、計時、查詢信息、傳真、上網(wǎng)等。(免提、重復撥號、聽音樂、查詢信息的功用教師邊演示邊講解,給幼兒以直接的經(jīng)驗,加強幼兒的記憶,因為這些功能一般電話機都具備,其他功能作一般了解。)

  2、游戲《打電話》,學習并討論正確使用電話機。

  (1)引導幼兒通過試一試,動一動,展開討論,學習并掌握正確的打電話的方法。提問:電話的用處真大,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正確使用電話機呢?(請全體小朋友一對一模擬打電話;請個別小朋友演示打真電話。)

  小結(jié):打電話,首先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拿起話筒后再撥號,電話接通后,就可以講話了。打電話要有禮貌,講話時,要學會使用“你好、請、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禮貌用語,通完話以后,注意一定要掛好話機,否則,別的電話就打不進來。

  (2)聯(lián)系社會常識,引導幼兒記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種應急電話號碼。

  電話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們可以通過打電話談論各種事情,它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提問:

  ①如果打電話時,忘記了電話號碼,我們有什么辦法呢?

  啟發(fā)幼兒思考查詢電話“114”的用途,學會靈活運用。

  ②當遇見緊急的情況時,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啟發(fā)幼兒思考討論,火警119、匪警110、救護120、交通事故處理122四種緊急電話的用途及注意事項。讓幼兒知道這些號碼是不能隨便打的,否則,會造成很多麻煩。

  3、以幫小狗買到電話機,自然結(jié)束活動。

  剛才我們學習了電話機的一些有關知識,那么,現(xiàn)在我就請小朋友幫小狗拿一個主意,挑選一部電話機吧。

  活動延伸:

  1、觀看電話機演變發(fā)展的錄像片,讓幼兒了解電話機發(fā)展的歷史。

  2、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離園回家后可以互相打電話,繼續(xù)激發(fā)幼兒對電話的興趣。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該活動是由幼兒“玩電話機”聯(lián)想設計出來的,課題的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符合教學的原則。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中,先采用“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法”,幼兒通過玩游戲的形式,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通過比較分析,認識了解各種電話機的外形構造和功能,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特別是讓幼兒自己玩電話,從中學習并掌握電話的正確使用方法、禮貌用語及社會性的生活經(jīng)驗,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環(huán)環(huán)緊扣,幼兒的興趣很濃、興致高漲,學習得很認真,很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專家點評

  《有用的電話機》這一活動,既有新意,又具有時代特色。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不拘泥過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慮到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發(fā)展的普遍影響。本活動將“電話機”這一通訊工具作為幼兒的認識對象,以便幼兒在生活中,能適時準確地運用這一通訊工具。因此,這一課題的選用,對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處的。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中,注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內(nèi)在規(guī)律,通過游戲、觀察、回憶已有經(jīng)驗、比較等手段,為幼兒提供了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通過打電話讓幼兒在積極主動中,發(fā)現(xiàn)并認識各種電話機的外形特點構造與各種功用,學習電話機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有關的社會知識,從而獲得了新的知識經(jīng)驗。

  三、反思與討論

  你是怎樣與家長配合,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電話機的?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3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 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復習檢查

  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題:

  ①開文迪許的“怪”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②他為什么有這些“怪”的表現(xiàn)?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第2---5自然段,

  ①讀后討論:衣著不考究,布置很特別珍愛圖書珍惜時間

  ②理解“考究、特別、珍愛、珍惜”等詞語。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理解“一般、過時”等詞。

  ③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家當”一詞比較句子: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別。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很特別。

  指名讀句子,聯(lián)系課文說說哪句話表達的意思準確些,為什么這里要用上“也”。

  ④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從書架上拿走一本書也要辦理一下手續(xù)。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也要”在這里強調(diào)了什么?

  ⑤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⑥自由練讀第5自然段,說說哪些詞句最能突出開文迪許的“怪”。

  ⑶指名讀第1、6自然段

  ①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什么?

  ②這兩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2. 細讀第二段

  ⑴出示思考題:為什么說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

  ⑵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讀后討論,可聯(lián)系上下文舉例說明。

  ⑶齊讀課文。

  ⑷小結(jié)段意三

  三、作業(yè)

  1.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珍愛 打擾 慕名來訪 遺著迫不得已 諸如此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光與色彩》單元的第五課。本單元已經(jīng)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光的組成等有關光的知識,認識了幾種常見的光學器材: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放大鏡,也知道了凸透鏡的多種光學用途:放大鏡、照相機、老花鏡、顯微鏡、天文望遠鏡等;還進行了許多的光學制作:小孔成像儀、萬花筒、潛望鏡。這對本課的學習既有知識上的準備,也有制作能力上的準備。照相機的學習既是為指導學生了解光學知識的應用和研究作準備,也是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膽地正確使用照相機作準備,是研究生活中的科學的好題材。本課后半部分是把眼睛的結(jié)構與相機的結(jié)構作合理比較,也能較好的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關注人體本身的科學,較好的體現(xiàn)了標準提出的“科學課程的內(nèi)容要滿足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需要”。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過程與方法:

  1.嘗試制作照相機和眼球的實物模型;

  2.能夠解釋照相機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二)知識與技能:

  1.了解眼球的基本構造;

  2.了解照相機和眼球得成像原理;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照相機、眼球的模型或構造圖;分組材料:放大鏡一個,燒瓶一個,墨汁一瓶,硫酸紙一張。

  學生準備:每組可能帶來照相機或照相機說明書;一組為單位到照相館了解照相機工作原理。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眼球的基本構造。

  難點:能夠解釋照相機和眼睛得成像原理。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光使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的絢麗多彩,于是人們想方設法留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麗景色,誰能做到這一點呢?是照相機,人們根據(jù)光學原理設計制造出照相機。相信大家都拍過照,有沒有誰自己使用過照相機呢?

  2.提問:關于照相機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3.提問:關于照相機你們還想研究什么?

  4.教師設疑:教師出示兩張照片的投影,一張清晰,一張模糊。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什么?

  5.討論確定研究方向和問題。

  (“關于照相機你已經(jīng)知道什么??”一問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知道什么,知道的可以少講或不講。“還想研究什么”雖是一句套話,但確實是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探究意識及引導學生探究方向的簡單有效地一招。而教師的兩張照[內(nèi)容來于淘-教_案-網(wǎng)]片,引發(fā)了本課探討的主要內(nèi)容,照片的清晰與否首先引發(fā)對相機工作原理的好奇,使學生認識照相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基本操作認識,其次,也為眼睛的工作原理及眼病特別是近視眼的防止打下了知識與思維方法的鋪墊。這是教師主導地位,實現(xiàn)有效幫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新授:

  1.討論照相機的工作原理

  (1)提問:有誰已經(jīng)知道照相機是怎樣拍出照來的?

  (2)談話:請你們介紹課前搜集的一些關于照相機的資料。

  (3)出示相機,再請學生猜想并交流相機的工作原理。

  (4)小結(jié)相機的工作原理:相機將恰當量的光線透過凸透鏡聚焦在膠片上形成圖像,調(diào)整光圈(光線通過的小孔)和曝光的時間,就能控制透過光線的量。

  (5)指導分析照片清晰與模糊的可能原因。

  (6)簡單介紹“傻瓜相機”:這種相機能自動測量景物到相機距離,進行自動調(diào)焦,高度自動化,即使缺乏攝影經(jīng)驗的人也能照出清晰的相片。

  (7)教師板書:照相機:鏡頭(凸透鏡、速度、光圈、調(diào)焦)

  機身(暗箱、快門、扳手)

  膠卷

  2.眼睛的工作原理研究

  (1)講述:眼睛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最精密的“照相機”。誰來說一說,為什么眼睛是精密的“照相機”?(

  (2)提問:同桌之間相互觀察眼睛,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稍侯提示,對照照相機工作原理,說一說猜一猜眼睛是怎樣工作的?)

  (3)小組討論,并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黑板之板書,將相機之凸透鏡、暗箱、底片,與眼睛的晶狀體、眼球內(nèi)、視網(wǎng)膜兩兩對應地分析)

  (4)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總結(jié)講解“眼睛的工作原理”。(突出教材27頁的基本內(nèi)容。)

  (5)教師板書:眼睛:眼角膜、瞳孔、晶狀體、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大腦

  3.觀察分析瞳孔與光線強弱的關系

  (1)觀察與探討:看窗外陽光燦爛的天空,在鏡中自己的瞳孔,注意他們的大小變化。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同桌之間觀察2分鐘,集體交流。教師小結(jié):瞳孔是控制光線的,光線強時瞳孔縮小,防止傷害眼睛。外部光線弱時,瞳孔變大,以便看清物體。

  (3)分析貓的眼睛在白天與晚上的不同。師:不知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貓的眼睛的特別之處?學生回答。

  (4)比較:對照相機,說一說,相機的什么部件與眼睛的瞳孔相似?

  4.制作眼球模型

  (1)提問:你們能用桌上的材料作一個眼睛模型嗎?

  (2)師生討論,得出基本方法。

  (3)學生分組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七、課后延伸:

  1.觀察貓眼在不同光線下的變化,并思考為什么?

  2.采訪照相館與照相器材商店了解最新相機信息。

  八、板書設計:

  6.照相機和眼睛

  鏡頭(凸透鏡、速度、光圈、調(diào)焦)

  照相機:機身(暗箱、快門、扳手)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5

  設計意圖:

  我們是一所農(nóng)村幼兒園,孩子們從小就和泥土親密接觸,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蒙蒙的,沒有干凈的地方。在玩的過程中他們喜歡用小樹枝劃出一道道痕跡,有時堆出一個個小山,有時表現(xiàn)為毫無目的。本次活動就是利用并挖掘了這一教材的潛在價值:"回歸生活世界"。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的進行探索、研究,以發(fā)現(xiàn)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帶給他們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引導幼兒區(qū)分干泥和濕泥,了解他們的性能用途,感知他們的不同特性。

  2、增強幼兒玩土的安全和衛(wèi)生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玩過挖土:尋找過泥土里有什么。

  2、玩土區(qū);塑料小鏟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

  3、活動背景:輕音樂。

  4、手機電話一部,老師佩帶的小型麥克風一部。

  活動過程:

  一、介紹活動任務,引出活動。

  先穿戴好套袖鞋套后,帶入場地--玩土區(qū)。

  1、引入活動:通過接聽蚯蚓先生的電話,交待今天的任務:找泥土的秘密。

  2、討論:"我們在找泥土秘密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3、交待規(guī)則:看誰先找到泥土的秘密,聽到電話鈴響后,快點回來告訴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

  (評價: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次活動由找秘密引出,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促進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欲望。活動一開始我以接聽蚯蚓先生的電話內(nèi)容,為幼兒布置任務,開始了今天的活動。因為幼兒在玩土時常常處于無休止的狀態(tài),所以我通過以蚯蚓先生為主線貫穿活動始終,來引導幼兒進行活動收放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征。

  1、自由探索。

  "請小朋友們帶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泥土有什么秘密?"(1)為什么用玩具小熊做出來的小熊一碰就沒有了呢?(2)兩處的(翻過的泥土和沒有翻的)泥土有什么不同?(軟、硬)(3)泥塊為什么用手拿就沒有了?(易碎、松)(評價: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細心地觀察,根據(jù)幼兒的操作及時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幼兒從無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決問題,由此,幼兒對泥土的"硬、軟、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親身感知后也有了基本的理解。)2、幼兒講述。

  師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來電話了,我們一起來告訴蚯蚓先生。引導幼兒集中。)我發(fā)現(xiàn)干的泥土很松。

  我發(fā)現(xiàn)泥土很軟。

  我發(fā)現(xiàn)那邊有的泥土很硬。

  我用鏟子輕輕一敲,泥土就碎了。

  三、感知濕泥的特性。

  1、自由探索。

  請小朋友們往干的泥土里加一點水,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水到哪里去了呢?我問:加了水的泥土怎么樣了?為什么會粘在手上?你繼續(xù)加水,再試試看,泥土又是怎樣呢?

  (評價: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引導感知濕泥的特征,由干泥到濕泥的變化,誘發(fā)幼兒去探索。在我一邊和幼兒玩一邊引導幼兒的過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兒的緊張和顧慮,幼兒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探索,尋找秘密,正如《綱要》中所說"教師應該為幼兒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的氛圍",同時教師的引導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兒是活動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進。)

  2、幼兒講述。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來電話了,我們一起來告訴蚯蚓先生,加水后泥土的秘密吧。引導幼兒集中。)泥土會吸水。

  泥土中加水后會變的軟軟的,很有黏的。

  全粘在我的手上了。

  加水后,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來,螃蟹還是好好的,泥土沒有松。

  加水后,泥土會變形,想做成什么形狀的都可以。

  四、了解泥土的作用。

  1、討論:小朋友在生活中見過泥土有什么用嗎?

  2、請幼兒講述。

  可以泥土種植花、草。

  可以用泥土種樹。

  泥土可以種莊稼。

  泥土可以可燒成磚瓦蓋房子。

  泥土可以捏成泥人,還可以做玩具,我們家有的。

  泥土還是小蟲子的家。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清洗玩土時用的工具。

  活動總評:

  本活動在選材上,充分考慮了幼兒的興趣,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有利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改變了以往玩土時缺乏目的性的狀態(tài),在整個活動中教師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把時間、空間大量的留給幼兒,讓幼兒通過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幼兒們在相互交流、操作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構建積累經(jīng)驗,完成了活動目標。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6

  教材分析:

  《雨中的布料》是五上“材料”單元的第二課。材料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支柱,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材料構成了大千世界。材料與我們生活有什么關系?不同材料有什么特征?面對繁多的材料我們該怎樣選擇和運用?怎樣開發(fā)新的材料?這是材料科學需要研究的問題,也是我們要引領孩子們經(jīng)歷的認識過程。《雨中的布料》是在前一課的基礎上,從布料這一個視角,深入研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滲水性、吸水性這一類特征。教材由4個部分組成:

  1、觀察雨中的布料;

  2、“毛毛雨”下的布料;

  3、“中雨”下的布料;

  4、布料的使用。

  在生活中尋找常見的物品,對這些常見的物品對這些物品在使用材料特性方面進行研究是這節(jié)課的主要意圖。衣服是我們最常見的物品,人們穿衣服除為了飽暖美觀之外(這是主要功能),還要追求衣服的舒適(透氣性)可能還要求衣服具有防水性能等特殊功能。本課選擇布料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布料在吸水性、滲水性以及透氣性方面的不同,這些布料的特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材料的多樣性。為下面開展的探究活動做準備。

  盡管進入五年級了,但是觀察依然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不過我們追求的是在3、4年級培養(yǎng)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有所提升:不再單憑興趣,而是要在經(jīng)歷模擬實驗中經(jīng)歷一個連續(xù)的觀察過程,觀察事物的不同變化,要力求體現(xiàn)觀察的連續(xù)性,培養(yǎng)學生觀察認真細致的精致性。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讓學生通過對幾種布料的特性研究,培養(yǎng)學生通過設計模擬實驗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理解模擬實驗是科學探究中一種常見有效的方式。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能夠?qū)Σ剂系募毼⒉町愡M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并在小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識。

  3、科學知識:認識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滲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存在差異,并能根據(jù)這些差異進行科學的.選擇。

  教學材料:不同布料每組四種共兩份、放大鏡、小型噴霧器、噴壺、橡皮筋、水槽、塑料杯、量筒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提供4種布料,這4塊布料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后說出4種布料的一些不同點,引出4種布料的名稱,在屏幕上出示,認識4種布料)

  2、布料可以做什么?如果在這4種布料里選擇一種做雨傘的傘布,你們會選擇哪一塊?小組合作,作出選擇,并找出自己的理由。

  二、設計方案

  1、要知道你們的選擇是否有道理,該怎樣尋找科學的依據(jù)?

  2、小組討論自己的實驗方案,在科學文件夾上寫下要點(可以用圖畫或是文字)。

  3、交流小組的初步設計方案,闡述自己小組的想法、理由、可行性、缺失和改進設想;小組間互相提出意見和建議。小結(jié)設計方案,提出不足之處。

  4、根據(jù)前面的交流,提出新的設計要點:自然界下雨的不同情況怎么模擬?如何做才能體現(xiàn)每種實驗的公平?

  5、每個小組選擇一種下雨情況(毛毛雨或是中雨),選取老師提供的實驗材料對實驗進行再設計。

  三、實驗探究

  1、交流新的設計方案,理清操作要求,進行實驗。

  2、交流所收集到的實驗信息,實驗中的哪些現(xiàn)象跟自己的預想差不多?哪些是自己沒想到的?

  四、延伸

  我們通過實驗,知道了合成纖維的吸水性和滲水性在四種布料中最差,防水性最好;布料除了做雨傘外還有更多的用處,經(jīng)歷了今天的科學學習之后,你能自己設計其他的模擬實驗對布料的其他性質(zhì)進行研究嗎?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一定的裝置里,流水能夠用來計時;通過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鐘更加準確的計時。

  過程與方法:設計制作一個自己的水鐘;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鐘嘗試計時。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科學制作帶來的樂趣;意識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體會到科學制作是一個不斷改進完善的過程。

  【教學重點】設計制作水鐘

  【教學難點】控制漏水速度

  【教學準備】一些以前學生制作的水鐘實物、學生自帶制作水鐘工具材料、鐘表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古代水鐘和滴漏實驗。

  2、師介紹以前學生制作的水鐘。

  3、揭題:我的水鐘。(板書課題)我們能用兩個塑料瓶制成一個能夠計時10分鐘的水鐘嗎?

  二、設計“水鐘”:

  1、我準備做一個什么類型的水鐘?

  2、怎樣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來劃分10分鐘的時間刻度呢?

  4、用畫圖的方法把我們的設計方案表示出來。

  三、做一個“水鐘”:

  1、制作一個滴漏。思考:怎樣制作一個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標出時間刻度。

  確定合適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計時,在容器壁上標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鐘和5分鐘時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時間,分別標出1分鐘~10分鐘的時間刻度。

  3、小組討論后,進行制作。

  四、用水鐘計時:

  1、用做好的水鐘與鐘表對照,我們的水鐘計時準確嗎?

  2、討論:影響水鐘計時準確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狀、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劃分的準確度等。

  3、思考:怎樣改進我們的水鐘?

  4、實踐嘗試、改進。

  板書設計:

  我的水鐘

  設計水鐘:受水型?泄水型?

  制作水鐘:滴漏?刻度?

  使用水鐘:準確嗎?

  改進水鐘:哪些因素?

  教學后記: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8

  【活動目標】

  1、大膽想象、猜測故事內(nèi)容,感受繪本畫面中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

  2、初步感知、了解地底下的常見植物和小動物,在“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的語言游戲中體驗觀察、探索、交流活動的樂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簡單了解小鼴鼠的生活習性。

  物質(zhì)準備:ppt課件《啪啦啪啦—砰》;紅薯、蘿卜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電子圖書第1頁:熟悉故事主角“小鼴鼠”。

  1、觀察:它是誰?我們叫它什么名字呢?(小鼴鼠)

  2、猜測:小鼴鼠在干什么呢?

  師:小鼴鼠使勁在挖泥土,發(fā)出“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的聲音,它在找什么呢?

  二、集體翻閱電子圖書,了解地底下的常見植物。

  1、觀察畫面細節(jié)

  ①:猜一猜,這一種植物可能會是什么呢?

  2、知識豐富與拓展

  ①:地面上的紅薯綠葉、地面下的紅薯果實

  師:紅薯的葉子綠綠的,長在地面上;紅薯的果實紅紅的,長在地底下,我們的小眼睛看不見。秋天的時候,人們把紅薯的果實挖出來,可以把紅薯做成甜甜的紅薯湯喝,也可以把紅薯做成烤紅薯吃,味道又香又好吃。

  3、游戲情境體驗

  ①:嘗一口香噴噴的紅薯,喀嚓、真甜哪!

  4、觀察畫面細節(jié)

  ②:猜一猜,這一種植物又會是什么呢?

  5、知識豐富與拓展

  ②:地面上的蘿卜綠葉、地面下的蘿卜果實。

  師:蘿卜的葉子綠綠的,長在地面上;蘿卜的果實也是長在地底下,我們的小眼睛也看不見。秋天的時候,人們把地底下的蘿卜挖出來。蘿卜的品種很多,有白蘿卜、大紅蘿卜、胡蘿卜。蘿卜的營養(yǎng)也很豐富,可以放在湯里煮,做成蘿卜湯,也可以把蘿卜炒著吃,又好吃又有營養(yǎng),我們小朋友要經(jīng)常吃蘿卜,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長得壯壯的,變得更健康。

  6、游戲情境體驗

  ②:咬一口大大的蘿卜,啊嗚!好辣!呸呸!

  7、知識豐富與拓展

  ③:原來,紅薯、蘿卜,它們都生長在地底下,我們小眼睛看不見,只能看到綠綠的葉子,看不見果實。那么,哪個小朋友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也是生長在地底下的呢?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jié)。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銀河系的組成,銀河系的特點和形狀,銀河系的直徑和厚度,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

  2.通過計算體會銀河系的確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長度單位。

  3.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刊以及其他信息源了解銀河系更多的信息。

  4.通過動手制作銀河系模擬示意圖進一步體會銀河系的形狀。

  5.使學生意識到宇宙之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寬廣的胸懷。

  教學準備

  1.教師、學生均搜集相關銀河系的資料,包括圖片、文字、視頻、網(wǎng)頁等。

  2.小組活動材料:硬紙板、沙、抹布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了解學生對銀河系的了解情況

  (1)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看過天上的星星嗎?它們是什么樣的?

  (2)學生討論并回答。

  (3)教師提問: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發(fā)現(xiàn)天上有一條比較明亮的光帶,它是什么?

  (4)教師談話:人們把這條光帶叫“銀河”,你們通過搜集資料了解了銀河的哪些情況?

  2.匯報自己搜集的資料,進一步了解銀河的情況

  (1)學生匯報自己搜集的資料。

  (2)小組活動:每個學生將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資料得到的有關銀河的情況寫下來,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內(nèi)將大家認同的看法歸為一類,將有爭議的看法歸為另一類。

  (3)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4)根據(jù)小組的匯報,將匯報結(jié)果匯編成的班級記錄:

  對于銀河相同的看法對于銀河的不同意見 …………

  (5)教師談話:你們形成的共識都是正確的嗎?存在的爭議到底誰的看法對?

  3.教師出示相關資料(文字、圖片、有條件的可用視頻),學生學習

  (1)教師出示自己準備的資料供學生學習。

  (2)提問:根據(jù)這些資料,你了解了銀河的哪些情況?

  (2)簡單歸納并且板書銀河的基本信息。

  (3)同學們對銀河系了解的記錄,哪些是對的?哪些不對?

  4.學習課本上的資料

  (1)談話:剛才同學們通過搜集資料了解了許多銀河的情況,下面請同學們翻開課本,看課本上給我們的資料。通過學習你們又有哪些收獲?

  (2)學生看課本上的資料。

  (3)匯報自己的收獲。

  (4)教師提問:誰能說說牛郎織女的故事?

  (5)教師談話:銀河大約包含20xx億顆星體,其中恒星大約1000億顆,太陽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顆。人們把由眾多恒星組成的這一天體系統(tǒng)稱為銀河系。

  (6)提問:銀河系有什么特點?

  (主要讓學生了解銀河系形狀像一個扁平的盤子,更像運動員投擲的鐵餅。銀河系中心被一龐大而近于球形的暈所包圍。

  (7)提問:從哪里可以看出銀河系是一個相當大的旋渦狀星系?

  (銀河系的直徑約為80000光年。中間部位厚度約為6000光年)

  (8)談話:通過上面的研究,大家對銀河系的了解現(xiàn)在是怎樣的?

  (9)學生回答本節(jié)課的收獲,其他同學互相補充。

  5.教師介紹目前人們對銀河系探索的狀況,小結(jié)本節(jié)課的教學情況

  6.布置作業(yè)

  課后繼續(xù)搜集銀河系的資料,了解更多銀河系的信息。

  第二課時

  1. 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了些什么?

  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資料?

  2. 提出研究問題

  觀察銀河系的圖片,了解銀河系的的特點。

  教師提問:銀河系到底有多大?如何讓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銀河系的大小?什么是光年?

  3. 了解光年的概念

  (1)談話:為了了解銀河系的大小,先必須了解光年?誰知道什么是光年?

  (2)光年是計算天體距離的單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離。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

  (3)全班同學計算。

  (4)請同學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計算過程,并向全班同學講解。

  1光年=300000×60×60×24×365=

  4. 計算銀河系的直徑、中間部位的厚度

  (1)談話:我們知道了1光年等于千米,那么,銀河系的直徑是多少千米呢,中間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

  (2)學生計算。

  (3)匯報計算結(jié)果。

  銀河系的直徑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5×80000

  中間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5×6000

  (3)談話:通過剛才的計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學生匯報。

  (5)教師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銀河系的確非常非常大。太陽系在整個銀河系中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顆小水滴,更不用說我們的地球了,我們每一個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不要因為有了一點成績就覺得了不起,同時還要有寬闊的胸懷,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

  5. 制作銀河系的模擬示意圖

  (1)談話:上次課要求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帶一些沙和大白紙,下面根據(jù)我們所學到的銀河系的形狀,做一個銀河系的模擬示意圖。

  (2)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每一組的成果。

  (4)請組長來評價大家的成果。

  (5)教師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制作,我們發(fā)現(xiàn)大家對銀河系的形狀掌握的很好。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同學們都能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組都獲得了成功。

  6. 布置作業(yè)

  進一步搜集銀河系的資料和圖片,把你認識的銀河介紹給大家。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煤、石油和天然氣所具有的能量都是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能源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人類正在開發(fā)新的能源。

  過程與方法:體驗探究中證據(jù)、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能將自己的分析結(jié)果與已有的科學結(jié)論作比較。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同珍惜能源、節(jié)約能源的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能源的資料

  2. 教師準備:煤的化石、能源儲量資料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 當前人類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氣。你們知道這些能源被用在什么地方?它們是什么樣子?或者關于它們的其他什么信息嗎?

  (二)煤帶給我們的信息

  1. 知道老師手中這塊黑色的巖石是什么嗎?(煤)它來自哪里?怎么形成的?

  2. 小組交流

  3. 全班交流

  (1)你這樣說的依據(jù)是什么?

  (2)我們可以證實你說的這些嗎?可以怎么做?

  (三)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

  1. 煤、石油和天然氣其實就是儲存在動、植物身體里的太陽能,植物依靠太陽生長,動物則以植物和吃植物的其他動物為食。它們不知不覺中把太陽的能量儲存在了自己的身體里。

  2. 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形成過程大致相似,都是遠古的動植物殘骸演變而來。為什么它們可以變成煤、石油和天然氣,而與它們埋在一起的其他的東西,比如石頭、灰塵卻不能?

  (四)節(jié)約能源,尋找新能源

  1. 出示目前人類探明的煤、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情況資料。

  2. 這些能源會被用完嗎?想象一下那一時刻到來時我們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

  3. 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樣使用能源?

  4. 你還知道哪些我們可以利用的能源?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11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使幼兒能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3、幼兒能輕松愉悅的參與操作活動,充分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排序的科學現(xiàn)象。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背景圖、小兔圖片、幾何圖形若干、雙面膠、各色彩紙若干張、木棒10根

  活動過程實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小朋友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游戲吧!”教師做拍手、跺腳的動作,引入課題。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老師做了什么動作,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來做動作。”

  提問:“剛才老師做了什么動作,拍手后又干什么了?跺腳,那老師做拍手、跺腳的動作有沒有規(guī)律?”

  幼兒思考回答。

  教師小結(jié):剛才我們做的動作規(guī)律是:拍兩次手,跺兩次腳,拍兩次手,跺兩次腳……小朋友可以試試按照這個規(guī)律做做動作。

  幼兒嘗試根據(jù)規(guī)律做動作,教師指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手、小腳丫圖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教師:“剛才小朋友已經(jīng)記住我們做的動作了,為了加深記憶,現(xiàn)在我們用小手和小腳把剛才的動作記錄下來,拍手我們用小手來記錄,跺腳用小腳丫來記錄。”

  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小腳丫記錄兩組,并提問:

  (1)、小朋友看看我們把小手小腳排在一起有沒有什么規(guī)律?

  兩只小手、兩只小腳,兩只小手、兩只小腳

  (2)、繼續(xù)有規(guī)律的排列兩組。

  (3)、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引導幼兒明白什么是有規(guī)律的排序?

  2、出示背景圖,小兔圖片,幾何圖形卡片,引導幼兒掌握規(guī)律。

  教師:“小兔子餓了,要回家吃飯了,可是,它回家的路被大水沖斷了,正在搶修,但還沒有修好,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它把路修好,讓它回家,好不好?”

  出示背景圖,森林里一條沒有鋪好的路。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說出規(guī)律,并把路修好。

  請幼兒說說修好的路的規(guī)律。

  3、教師小結(jié):

  引導幼兒明白在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規(guī)律的現(xiàn)象和事情。

  三、分組操作活動

  教師:介紹不同的操作材料,強調(diào)操作要求(要按一定的規(guī)律來排序)。

  1、鋪路。

  2、水果運動會。

  3、制作糖葫蘆。

  4、我是小小設計師。

  四、結(jié)束部分

  游戲“音樂會”結(jié)束本課。

  活動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幫小兔修好了回家的'路,它非常開心,它邀請我們小朋友去參加森林音樂會,小朋友想去嗎?那我們就出發(fā)吧。”

  要求小朋友有序排好隊:一位女生兩位男生的規(guī)律排隊。

  幼兒有規(guī)律的排隊,去參加森林音樂會,結(jié)束本課。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1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用手觸摸物體,發(fā)現(xiàn)物體冷、熱、軟、硬、光滑、粗糙的屬性。

  2.發(fā)展幼兒的觸摸覺。

  3.學習運用觸摸覺和正確的詞表達自己的感覺,如:冷(涼)、熱(溫)、軟、硬、粗糙、光滑等等。

  活動重點:

  激發(fā)幼兒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冷水和熱水每小組各一瓶;海綿球和玻璃球,砂紙和卡紙貼起來的感知卡片等每個幼兒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孩子復習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安定幼兒的情緒。

  2.教師出示兩個形狀、顏色、大小相同的兩個瓶,里面都裝滿了水。

  教師:這里有兩瓶水,你們看看,是一樣的嗎?有沒有什么不同?

  幼兒動手探索,自由看、摸、聞、發(fā)現(xiàn)。

  “不一樣。一個冷,一個熱。”

  教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用手摸的”、“摸一下就知道了”。

  3.教師:用手摸一摸就知道一瓶水是熱的、一瓶水是冷的。那么請小朋友再摸一摸你自己面前籃子里的海綿球和玻璃球,捏一捏看看有什么感覺?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兒:玻璃球捏不動,海綿球能捏得動。

  教師:捏得動的,是軟的,捏不動的,是硬的。誰來告訴大家玻璃球和棉花球,是軟的還是硬的?

  幼兒:玻璃球的硬的,海綿球是軟的。

  4.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只手拿著玻璃球,一只手拿著海綿球,然后告訴我,你們覺得哪個球是重的,哪個球是輕的?

  幼兒:玻璃球是重的,海綿球是輕的。

  5.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籃子里的卡片,先摸摸藍色泡綿紙的那一面,有什么樣的感覺?再摸一摸紅色卡紙的那一面,又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幼兒:藍色的那一面摸起來粗粗的,紅色的那一面摸起來滑滑的。……

  教師:滑滑的就叫光滑,粗粗,……就叫做粗糙,藍色的是泡綿紙,泡綿紙就是粗糙的。紅色的是卡紙,卡紙摸起來是什么感覺呢?

  幼兒:泡綿紙是粗糙的,卡紙是光滑的。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標簽: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幼兒園大班常識教案, 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6.教師:現(xiàn)在,請你們再摸一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軟的,熱的,滑滑的……教師:再摸一摸你們身上衣服,有什么感覺呢?

  幼兒:衣服薄薄的、軟軟的,紐扣是硬的……

  7.教師:現(xiàn)在我們到教室外面去,摸一摸外面的東西,(墻壁、欄桿、運動器具……)看看有什么感覺,然后告訴我你摸到的東西是什么樣子的,是軟的,還是硬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8.幼兒分散開,自由的去觸摸各種各樣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要求孩子們用學到的形容詞形容出來。

  9.自由下課。常識教案-活動名稱:科學教育活動《請你摸一摸》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13

  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科學《常見礦物》教案PPT課件教學設計

  常見礦物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從多角度描述礦石的特點。

  2.能根據(jù)礦物的不同性質(zhì)對礦石進行分類。

  3.能舉例說明每一種分類方法(或標準)的優(yōu)缺點。

  4.能用科學的方法測量各種礦物之間的相對硬度。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什么是礦物。

  2.能舉例說明什么是礦物的條痕。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目標:

  1.能舉例說明礦物在人類生活中的用途。

  2.能舉2個以上的實例說明寶石的用途

  教學準備:常見礦物、刻刀、 磁鐵、無釉瓷片、銅鑰匙、銅幣、鐵釘、玻璃片、砂紙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地球上的巖石大多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礦物是人類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資源。關于礦物,你都知道些什么?

  2、出示各種常見礦物。

  3、討論:你希望研究礦物的什么性質(zhì)?需要什么養(yǎng)的工具?采用什么養(yǎng)的方法?怎樣記錄實驗結(jié)果?

  4、交流。

  5、閱讀教材:77頁

  6、提問:怎樣觀察礦物的顏色?

  7、講解:條痕就是礦物再無釉瓷片上刻劃留下的痕跡,是礦物的粉末,能夠轉(zhuǎn)為準確地反映礦物的顏色。礦物條痕的顏色與礦物的實際顏色是有一定區(qū)別的,條痕的顏色才是礦物的準確顏色。

  8、認識摩氏硬度計。

  9、分組活動、做好紀錄。

  10、交流觀察和實驗的結(jié)果,比較各種礦物的特征。

  11、根據(jù)對礦物的觀察和實驗結(jié)果,選擇適當?shù)臉藴式o礦物分類。

  12、交流各族的'分類標準和結(jié)果,比一比誰的分類標準更科學。

  13、評價學生和分類活動。

  14、講述:有些礦物經(jīng)切割和磨光后可制成美麗的寶石,關于寶石你知道些什么?

  15、認識一些寶石及其用途。

  16、布置作業(yè):搜集寶石及寶石的用途。

  附板書:

  形狀

  顏色

  光澤

  17.常見礦物 條痕

  硬度:摩氏硬度計

  磁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 篇14

  活動目標:

  1、樂于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xiàn)象,對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

  2、石頭一粒。

  3、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卷起衣袖。

  活動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里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里怎么玩的?

  (很明顯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里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后教師示范)3、敢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聽,什么聲音啊?(配班老師發(fā)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啊?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幼兒自由發(fā)言)(2)師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見沒聽到小貓的聲音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 “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游戲。(師講明游戲規(guī)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有關科學教案合集(通用14篇) 相關內(nèi)容:
  • 科學教案合集(精選17篇)

    活動準備:1、PPT課件《老鼠阿姨的禮物》。2、1個大禮物盒子;糖果若干。3、16個小禮物盒子;橘子、小西紅柿、小汽車、布藝玩具若干。活動過程:一、出示課件、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 科學教案范文合集(精選16篇)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橋梁有多種不同結(jié)構,有的橋梁把多種結(jié)構合為一體。 橋的形狀和結(jié)構與它的功能是相適應的。過程與方法: 提高觀察、比較、描述和評價的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作用。...

  •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匯編(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結(jié)合具體情景,感知、認識“上”和“下”的空間方位。2、學習運用方位詞較完整的描述樹葉的行蹤。活動重點:認識“上”和“下”的空間方位,并運用方位詞進行描述。...

  •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精選15篇)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1、蚯蚓有其適應環(huán)境的身體結(jié)構。2、蚯蚓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如對外力刺激的反應、對水的反應。過程與方法能用簡圖畫出蚯蚓的形態(tài)結(jié)構,能用維恩圖比較相同和不同。...

  • 科學教案優(yōu)秀(通用12篇)

    一、活動目標:1、讓幼兒認識動物的家。2、發(fā)展幼兒的分析、概括的能力。3、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及愛護動物的情感。二、活動準備:1、音樂游戲磁帶; 2、各種動物卡片;3、動物的家背景圖。...

  • 《科學》優(yōu)秀教案(通用17篇)

    活動目標:1、通過游戲讓幼兒初步了解“紙球反彈”是由于空氣的流動產(chǎn)生的。2、培養(yǎng)幼兒關注周圍生活中的科學現(xiàn)象,并有積極探索的欲望。活動準備:1、長頸瓶若干只、紙球若干2、使用大型積木和圖書搭建“資料室”一間。...

  • 第十九課 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 教學設計(精選2篇)

    示例教學目標需要掌握的知識:第三次科技革命。這次科技革命的影響。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及其影響。知識經(jīng)濟。通過對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原因的分析,從而歸納出科學技術革命適應了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結(jié)論。...

  • 科學聲音教案范文(通用3篇)

    活動目標:1.在幼兒原有基礎上幫助幼兒分辨各種聲音。2.體驗尋找、猜測的樂趣。活動準備:各種聲音錄音帶(日常生活中聲音、說話聲、水聲等)、聲音來源圖片。活動過程:1.聲音導入法。...

  • 有關科學教案范文(精選17篇)

    第一部分 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探索紙的秘密》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教科版)第一冊《我們周圍的材料》這一單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內(nèi)容包括:認識各種各樣的紙、觀察各種不同用途的紙、了解紙的發(fā)明及造紙材料、比較...

  • 實用的科學教案(精選12篇)

    一、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懂得夏天是炎熱的。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自己涼快一點以適應夏天的生活。2.引導幼兒和培養(yǎng)幼兒主動去解決在夏天會遇到問題的,發(fā)展幼兒對于夏天的認知能力和多思考的習慣。...

  • 實用的科學教案范文集錦(通用17篇)

    教學目標科學探究1、能選擇和運用所學的整理分析數(shù)據(jù)的方法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處理和分析并能從中獲取新的信息。2、能以合適的方式,比較清楚的表達和交流自己的研究過程和結(jié)果。...

  • 科學:《磁鐵》(精選13篇)

    過程:(1)了解磁鐵可以吸住鐵制的東西。操作:幼兒自由玩盤中的東西,用磁鐵吸住東西。提問:磁鐵能吸住什么東西?不能吸住什么東西?小結(jié):磁鐵能吸住鐵制的東西,吸不起來的就不是鐵做的。(2)探索:用磁鐵吸非鐵制的東西。...

  • 《氣球》科學教案(通用12篇)

    材料準備:氣球(大小相同的和不同的)、玩具小汽車(大小相同的和不同的)、廢舊筆管、透明膠帶制作方法:把氣球套在廢舊筆管的一端,并用線固定住,然后經(jīng)由筆管向氣球吹氣,吹好氣球后,用筆帽或其他東西把筆管的另一端塞住,防止氣體...

  • 科學教案模板合集(通用15篇)

    活動目標:1、認讀、編制車牌號碼,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guī)律地排序。2、初步了解車輛牌照的重要性。活動準備:自制車輛、數(shù)字卡片、車牌操作卡片和車牌號碼若干。活動提示:一、了解車牌。...

  • 科學教案模板集合(通用16篇)

    【活動目標】1、通過多種感官,感知海綿的基本特性,了解海綿的用途。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fā)現(xiàn)。【活動準備】1、海綿、藍色顏料水每人一份。2、幼兒有玩過彈簧的經(jīng)驗。3、抹布若干。4、課件。...

  • 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扒开双腿 | 国产精品996|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免费 | 啊v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久久久成人综合网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99国产百盛 | 女明星的一级毛片视频 | 日本三极 | 酒色成人 | 国内精品女同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 qvod视频在线观看成人 |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 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 亚洲AV成人无遮挡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涩涩网站大全 | 免费的m3u8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网站 | 久久丁香五月丁中文精品 | 欧美xxxav |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 色爽爽爽 | 老司机99精品99 |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 亚洲美女一区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 嫩草成人在线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 桃子视频在线www88av | 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免费 | www.日本高清视频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