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歐洲西部
4、 閱讀“歐洲西部政區”圖,指定學生找出主要的國家。
5、 通過計算,了解本區是世界人口稠密區之一。
6、 通過讀圖了解本區人口分析特點,本區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地區。
7、 通過圖表分析本地經濟狀況,對比了解我國的經濟差距。
七、教學步驟
(一) 整體感知
海岸線十分曲折(本區位置和輪廓特征),平原和山地(地形),深受大西洋影響的氣候(氣候),河網密布,水量豐富(河流)。這些內容概括闡明了本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從而為全面認識本區地理特征和進一步學習重點國家的地理概況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引入新課] 放一小段有關本區風情的錄像。
[提問) 剛才我們看到的秀麗風光和城市景色分布在什么地區?
[講述] 剛才我們所看到的風情錄像指的是歐洲西部(不包括原蘇聯的歐洲部分),面積為5仞萬平方千米,占歐洲面積一半左右。按地理位置,本區習慣上又可分為北歐、西歐、南歐和中歐四部分。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歐洲西部的自然環境。
[投影] 展示“世界政區地圖”,在圖上指出本地區的范圍。
[提問] 本區北、西、南三面各臨什么海洋?指定學生在圖上指出。
[小結] 本區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也就是說本區三面臨海,一面背靠大陸,就好像是亞歐大陸向西伸向大西洋的一個大半島。
[板書] 1、亞歐大陸向西突出的大半島
(1)范圍:除原蘇聯以外的歐洲部分
[投影] 展示“歐洲西部地形”圖投影片。
[提問] 本區絕大部分陸地面積處在哪兩條緯線之間?說明什么問題?
[小結] 本區絕大部分處在北緯35度~北緯60度之間。說明主要位于北溫帶,并決定了在氣壓帶和風帶中的位置——中緯西風帶。
[活動] 指定學生在圖上指出本區主要的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教師說名稱,學生指出。)
[對比] 本區有這么多半島、島嶼、內海和海灣,而非洲卻很少,這說明兩洲的海岸線有什么不同?對歐洲西部有何影響?
[小結] 歐洲海岸線曲折,非洲海岸線平直。曲折的海岸線說明本區氣候深受來自大西洋上溫暖濕潤氣流的影響,同時沿海多優良港灣,利于發展海洋事業與對外貿易。
[活動] 在圖中找出位于非洲和歐洲之間的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討論它的重要性。
[板書] (3)海岸線十分曲折
[讀圖] 觀察“歐洲西部地形”圖投影片。
[提問] 本區主要有哪些地形種類?主要分布在什么位置?
[小結] 指圖說明本區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北海沿岸和波羅的海沿岸,主要有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他們以萊茵河為界。山地主要分布在本區的北部和南部,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南部的阿爾卑斯山系,它的支脈延伸到南部的三大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