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資料:《春》的音樂美
《春》的音樂美突出的表現在輕音字和兒話韻的運用上。通過輕聲字、兒話韻的運用,聲調、詞語的調配,句式的變化,形成了輕松明快的旋律,和諧流暢的節奏,飽含著一種音樂美。如文章開頭就寫道:“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四句話都用“著”或“了”收尾,句子簡短,語意親切,給全文定下了輕快、活潑的基調,抒寫了作者盼春的熱切、喜悅的心情。接著,作者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春天的輪廓畫,“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一連用了三個“了”字,烘托出活潑、明快的氣氛,在讀者面前展示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接下去,作者就對這幅春景圖作細致的描繪。小草“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開滿了花趕趟兒”,“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里,作者用了許多累聲字和兒話韻。全文六百多字,而輕聲字和兒話韻就有五十多個,大部分又用在句尾,讀起來輕快、活潑,語意親切,形成了輕松、明快的旋律,表現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也引起讀者對春的強烈向往。
(《多媒體教學支持系統·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一冊》人教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