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綜合性學習資料
赤天化育才學校 李光棣
一、學會利用圖書館
1.圖書館(資料室)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供人們閱覽和學習的場所。
2.圖書館借閱的一般規則:(1)憑借書證借閱圖書。(2)讀者應按期歸還所借圖書。
(3)預約借書。讀者所需圖書已被他人借走時,可填寫“預約借書單”或電話、網上預約,書到后即通知預約人來館辦理借書手續。讀者應在一周內到借書處辦理借書手續,逾期不予保留。(4)所借圖書如有損壞遺失等情況,按《書刊遺失、損壞賠償辦法》處理。
3.注意事項:(1)保持安靜,不要影響他人。(2)了解所借圖書類別,節省查找時間。(3)可利用計算機進行檢索。(4)愛護圖書,按時歸還。
4. 目錄知識:
(1)目錄是著錄一批相關文獻,并按一定次序編排的一種揭示和報導文獻的工具。
(2)目錄從編制目的、收書的內容范圍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國家書目、 專題書目、 推薦書目、 聯合目錄、 館藏目錄。
(3)一般的中外文圖書都設有分類目錄,使用的是《中國圖書館分類法》,該分類法按照科學體系劃分為22大類,各類采用漢語拼音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組配號碼,按照各自的學科內容逐級展開,形成了等級分明、序列清楚的詳細分類體系。
(4)書名目錄:一般的中文圖書書名目錄,是按書名漢字字順排列的。確切地說是按照筆劃、筆形法排列的。即以筆劃多少為序,少者在前,多者在后。同一筆劃數的字按起筆的基本筆形:點、橫、豎、撇、折為序。起筆相同,再按次筆筆形;首字相同,再比第二個字;依此類推,直至能區別為止。
5. 索引知識:索引是將文獻中具有檢索意義的內容,如書名、篇名、主題、人名、地名、字、詞、句等摘錄下來,按一定順序編排組織。注明出處,以供查檢的工具書。
二、調查社會用字情況
1. 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有關條款:
第十三條 公共服務行業以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因公共服務需要,招牌、廣告、告示、標志牌等使用外國文字并同時使用中文的,應當使用規范漢字。提倡公共服務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
第十四條 下列情形,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一)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二)公共場所的設施用字;(三)招牌、廣告用字;(四)企業事業組織名稱;(五)在境內銷售的商品的包裝、說明。
第十七條 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一)文物古跡;(二)姓氏中的異體字;(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
2.調查對象:城市或鄉村的招牌、廣告、路標、標語、板報、宣傳櫥窗等存在的錯字、別字、不規范的字的現象。
3.調查方法:(1)組織全組同學上街收集各種招牌上的錯別字。(2)同學們分頭到街上的廣告張貼處查找錯別字。(3)尋找各單位出的黑板報、宣傳櫥窗中的錯別字。
4.提出改善社會用字情況的書面建議:
(1)大力宣傳語言文字法,提高人們的認識,讓規范漢字這一工作深入民心。
(2)及時提醒、糾正別人的錯別字也是規范文字的一個好途徑。
(3)嚴格要求自己,不寫錯別字,寫一手規范的漢字。
5.擬一則公益廣告或宣傳標語,以呼吁全社會共同遵守語言文字法。
(1)讓錯別字無處藏身。
(2)凈化語言環境。
(3)寫規范的漢字,說標準的普通話,做堂堂的中國人。
三、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1.展示科技成果材料,導入 課題。
20世紀的科學技術以怒濤澎湃之勢突飛猛進。人類知識寶庫中有80%的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和工程建設是20世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的。
◎1901年古列爾莫·馬爾科尼在紐芬蘭接收到來自英國康沃爾的世界上第一個電報信號。
◎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地演示了機動飛機。
◎1913年亨利·福特發明規模生產汽車的流動裝配線。
◎1920年第一個電臺廣播。
◎20年代吸塵器、電剃刀、脫水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出現。
◎1924年埃德溫·哈勃首次發現銀河系外還有星系。
◎1926年約翰·洛吉用無線電波進行首次電視廣播。
◎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霉素。
◎1945年首枚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爆炸成功,一個月后原子彈落在日本廣島和長◎1946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
◎1952年喬納斯·索爾克發明抵御小兒麻痹癥的疫苗。
◎1954年首例腎移植手術成功。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1年蘇聯將第一名宇航員送上地球軌道。
◎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宇航員登月成功。
◎80年代導致瘋牛病的毒蛋白被發現。
◎1983年呂克·蒙塔尼耶和羅件特·加洛分離出艾滋病毒。
◎1996年用單個成年哺乳動物細胞培育的克隆羊“多利”在英國誕生。
2. 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便利:火車提速節省了時間。電化教學增加了學習趣味。電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通訊衛星的出現,使電視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互聯網大大加快了信息傳播和交流的速度。CD、VCD、DVD等進一步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3.現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煩惱:電腦病毒的干擾。迷戀網上游戲導致學習成績下滑。電視剝奪了人們的時間。
4. 諾貝爾發明了炸藥,①開采山石炸藥爆炸,為人類搭橋、鋪路,減輕了人們的勞動強度。②在戰場上,炸藥的爆炸,使人們生靈涂炭,慘不忍睹。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了便利,減輕了勞動強度,然而它卻被那些侵略者所利用,又為戰爭中的人們帶來了痛苦和死亡。美國著名物理學家費曼曾指出“科學力量的產物或者有益或者有害,主要依賴于人類如何使用它”“科學知識使人們有能力去行善,也可以去作惡,它本身沒有附帶的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