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學期語文第四單元課內閱讀題
1.這段文字說明的中心是 。
2.這段文字為我們介紹了與天氣變化有關的幾種云彩,它們依次是 、 、 、 。
3.下列對這段文字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暈與華的區別,主要在光環的大小以及云彩顏色的排列上。
b.根據虹、霞來推測天氣變化,主要是看它們出現的時間。
c.文中的諺語揭示了天氣變化的基本規律,是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總結。
d.文中用“推測”而不用“斷定”,體現了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4.“暈”有什么特征?
5.“華”有什么特征?
6.“-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說明了什么?
7.“華環”的變化預示了什么?
8.“東虹轟隆西虹雨”說明了什么?
9.“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語同天氣有什么聯系?
10.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你對“看云識天氣”有何看法。
(四)
①經驗告訴我們: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②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這種云很薄,陽光可以透過云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與影依然很清晰。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鱗波,這就成了卷積云。卷云和卷積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雪。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它們常在兩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著,傍晚漸漸消散。在晴天,我們還會偶見一種高積云。高積云是成群的扁球狀的云塊,排列很勻稱,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
③當那連綿的雨雪將要來臨的時候,卷云在聚集著,天空漸漸出現一層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綢幕。這種云叫卷層云。卷層云慢慢地向前推進,天氣就將轉陰。接著,云層越來越低,越來越厚,隔了云看太陽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這時卷層云已經改名換姓,該叫它高層云了。出現了高層云,往往在幾個鐘頭內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這種云叫雨層云。雨層云一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降臨了。
④夏天,雷雨到來之前,在天空先會看到積云。積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爭奇,聳入天頂,就變成了積雨云。積雨云越長越高,云底慢慢變黑,云峰漸漸模糊,不一會,整座云山崩塌了,烏云彌慢了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有時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