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奧秘》綜合性學習課的教學設想
人教社(七---九年級)的語文實驗教材中,有一項全新的內容-----綜合性學習,它分散在教材的各單元中與閱讀課文相并列,共同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為它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所以如何上好綜合性學習課,是對每個語文教師的一個挑戰(zhàn)。下面介紹一下,我是如何從七年級(上)第四單元的綜合性活動中選擇以“月亮”為主題,讓學生通過類似學者研究的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問題和網(wǎng)絡信息與處理等活動,從不同角度對月亮這一主題進行研究的。以下是《探索月球奧秘》綜合性學習課的教學設想。一.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科學興趣和探索奧秘的能力。
2. 了解月亮文化,提高語文素養(yǎng),增強民族自豪感。
3. 掌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能力
4.據(jù)要求,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寫作
二. 活動重點
學會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獲取資料的方法。
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 課前準備
⑴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愿組成“月亮奧秘知多少”和“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兩大活動小組,把“月亮奧秘知多少”小組又細分為“月亮的起源”、“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月球與人類關系”若干小組,把“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又細分為“神話傳說”“文章詩賦”“民風民俗”“音樂繪畫” “對聯(lián)‘等小組,并確定小組負責人。
⑵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據(jù)活動主題,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等查找資料
⑶每組將所搜集到的資料裝在資料袋里,由大組長整理后,交給老師打分,再進行一次專題活動課。
五. 專題課活動過程
(一)成果匯報
1.“月亮奧秘知多少”組,他們把搜集來的資料、圖片,篩選整理后,制作成幻燈片,向同學介紹。如“潮汐”組,利用本地區(qū)資源,他們向同學播放錢江潮錄像,并配上簡潔的語言介紹潮汐產(chǎn)生的原因,圖文并茂,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人類登月”小組不僅播放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錄像,介紹登月知識;還據(jù)課文《月亮上的足跡》有關內容,編排小品。
2.“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組,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同學匯報成果。如講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吟誦關于月亮的詩詞;展示圖畫;介紹與月亮有關的民風民俗、風景名勝等。
(二)知識競賽
以小組為單位,分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部分
(三)寫作題
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小組合作完成,一人表述;200字左右,5分鐘完成。
題目:你駕駛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jīng)好一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六. 活動反思
1. 次活動主題滲透了課程綜合化的思想,將語文學科與地理、自然等其他學科有機綜合在一起,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跨學科的學習及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中,在不同內容和多種方法的相互交*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
2.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獲取資料的方法,而且也學會了分門別類整理資料的方法。
3.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無時無處不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