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導彈自述》《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備課參考
. 本周教學內容:
《洲際導彈自述》《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
學習要點:
繼續了解掌握說明文的基礎知識,學習《洲際導彈自述》了解有關洲際導彈的知識,了解我國核武器的發展現狀,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學習《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了解稀有動物的有關知識,理解本文的說明方法;識記理解并積累《洲際導彈自述》《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的字詞的基礎知識。
學習難點:理解說明文中的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理解科普說明文《洲際導彈自述》嚴謹的科學性和幽默的趣味性。
學習知識點:
(一)常識部分
1. 作者及作品:
①朱毅麟:《洲際導彈自述》的作者,1934年生人,53年畢業于南京工學院土木系,5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研究班,58年起從事火箭與人造衛星的研究設計工作,早年主持完成了“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返回式衛星的方案設計,我國“實踐2號”一箭三星衛星系統的主要設計者之一,87年以來,主要是從事我國空間技術和人造衛星的發展戰略研究,多次獲部級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發表了學術論文100多篇,64年起從事業余科普創作,編著出版“太空中的多面手”等7本航天科普書,發表250多篇科普小品。現任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洲際導彈自述》是一篇介紹科普知識的說明文。
②王曉雨:澳大利亞華人作家。代表作是《珍奇動物寫真——澳大利亞特有動物》。
2. 科學小常識:
①我國核武器與航天技術發展概況:64年10月成功爆炸了第一顆爆炸當量2萬噸級的原子彈,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67年6月又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顆氫彈,爆炸當量為百萬噸級;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在中國航天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自此20多年間,我國獨立研制、成功發射了42顆國產衛星,其中通訊衛星7顆、氣象衛星4顆、返回式遙感衛星17顆、科學實驗衛星14顆。
②導彈、火箭與衛星發射成功大事記:1960年地近程導彈飛行試驗成功。64年研制成功中近程導彈。66年進行了導彈核彈(兩彈)結合武器試驗。70年“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75年發射并收回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80年向太平洋海域發射遠程火箭。82年潛艇水下發射固體燃料火箭。84年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90年首次實施對外商業衛星發射服務,“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發射美國制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截止99年,已研制成功40多顆各類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完成57次發射,成功率為89.5%。2003年成功發射了“神州5號”載人宇宙飛船。
③洲際導彈:是導彈的一種,射程在10000公里以上,可以從一個大洲襲擊另一個大洲的目標。
④稀有動物——針鼴:又名刺食蟻獸。背部和體側覆以硬刺,刺下有毛……其吻細長,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無牙,舌細長;眼小;四肢短;尾短;適應食蟻生活,棲息于多石、多沙和多灌木叢的區域,住在巖石的縫隙和自掘的洞穴中,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爪強有力,適于挖掘,繁殖習性特別,雌獸有育兒袋,是卵生哺乳;壽命長,可達30——50年以上。針鼴有長吻和短吻兩大類,長吻的體較大,長約45——77.5厘米,體重5——10千克;短吻的體較小,長約35——53厘米,體重約2.5——6千克。針鼴是地球上很少有的動物,像刺猬,只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新幾內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