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下學期教案合集(二)
4.同學們的年齡正是幻想的好時候,再上加這兩篇文章的學習,你難道不想讓自己的幻想將來成為現實嗎?行動起來,查閱有關資料以 “……遠景圖”為題寫一篇短文,展望一項技術今后的發展趨勢。
四、本課小結 .
希望同學們學完這兩篇文章以后,能夠喜歡這種科學幻想的文章,能積極探索科學奧秘,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大膽而合理的想像,不斷創新,不斷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為現實,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19 洲際導彈自述
教學目標:
繼續了解掌握說明文的基礎知識,學習《洲際導彈自述》了解有關洲際導彈的知識,了解我國核武器的發展現狀,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說明文中的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理解科普說明文《洲際導彈自述》嚴謹的科學性和幽默的趣味性。
教學過程:
1. 解題:這是一篇介紹核武器的知識的科普說明文!白允觥笔亲髡卟捎脭M人化的方法,讓導彈自己講述自己,類似人的自我介紹,實際還是作者介紹。這種寫法使得文章生動活潑,形象具體,易于讀者接受。
2. 結構:全文有15個自然段,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導彈的誕生。
第二部分(2—8):導彈的類型。
第三部分(9—15):洲際導彈。
3. 內容:先從洲際導彈的誕生說起,介紹了它的誕生時間、地點和巨大作用;接著介紹了它的類型、構造、使用的動力燃料,在這里用了分類別、做比較的說明方法;又詳細的說明了它的外形、速度、威力及發展變化,最后又指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軍備競賽是導致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在這里作者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4. 了解洲際導彈:
構造:它由發動機、制導系統、彈體結構三個部分組成。
性能:爆炸威力大,速度快,飛得高,命中率高(誤差小)。
發展過程:1957年在蘇聯誕生;20世紀60年代從地面發射改為地下發射,后又改為機動發射;70年代發展為“分導式多彈頭”。
類型:地對地、地對空,空對空、空對地,彈道式、巡航式,近、中、遠程洲際。
5. 中心思想:這篇科普說明文,以擬人的手法,親切自然地介紹了導彈的類型、構造及功能、威力,具體地說明了洲際導彈的外形、速度和威懾力量,并指出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是洲際導彈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
6. 順序: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
7. 特點:平實說明與生動說明相結合,從不同角度對洲際導彈作了全面、簡要而又通俗的說明。生動,表現在用擬人手法,采取洲際導彈“自述”的方式,拉近了讀者與洲際導彈這一陌生事物的距離,這樣就使說明更加具體形象,更容易受少年讀者喜愛。
20 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
教學目標:
了解稀有動物的有關知識,理解本文的說明方法;識記理解并積累《珍奇的稀有動物——針鼴》的字詞的基礎知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說明文中的擬人手法的運用及作用,理解課文的說明順序。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