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下學期教案合集(二)
教學目標:
1.系統感知全文,新舊知識結合,理解傳記特點;了解少年毛澤東的主要經歷。
2.準確把握文意,體會讀書對少年毛澤東成長的影響,深刻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含義。
3.積累文中重點詞語,了解《精忠傳》、《水滸傳》等篇目。
教學重難點:
1.新舊知識結合,理解傳記特點。
2.體會讀書對少年毛澤東成長的影響,理解“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
3.通過輻射閱讀材料,深入了解少年毛澤東,感染學生,培養學生的遠大志向,學習少年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游戲導入
1.游戲一:“一一對應”。
周恩來 棄醫從文
魯 迅 排除干擾,鬧市讀書
毛澤東 一國兩制
鄧小平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2.游戲二:“我說你猜”
①他出生于一個農民家庭。
②從小就表現出對書的渴望,但不喜歡四書五經。
③他曾為劉胡蘭、雷鋒題詞。
④他就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
兩個游戲做完,揭曉本節課內容,出示毛澤東的畫像。
3.放錄音《東方紅》感染學生。并提出問題:你還聽過哪些歌唱毛澤東的歌曲?
二、初讀課文
1.游戲三:“快快參與”——“積少成多”,出示游戲內容:
①你聽過毛澤東的故事嗎?講給大家聽。
②你認為這么偉大的人物小時候會是什么樣呢? 。
2.走進毛澤東的少年時代。
①放課文朗讀錄音。
聽讀要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準確讀出詞語并理解詞義。
②檢查聽讀效果。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
詞語:
慷慨 接濟 施舍 指責 恫嚇 曉諭
聳聽 沮喪 克勤 克儉 引經據典 青黃不接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三、分析課文
1.回憶《魯迅自傳》并與本課對比,歸納兩篇文章的取材范圍的不同點。引導學生理解傳的取材范圍:可能是人物一生的主要經歷,也可以是一段時間內(比如少年時代)的主要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