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群》閱讀練習
13、“盤旋上升的鶴群,愈來愈小”文中哪個句子寫出變化過程?
14、如果大鶴不救傷鶴,傷鶴會怎么樣?
(二)
白鷺
⑴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⑵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⑶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⑷然而白鷺卻因為它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⑸那雪白的蓑毛,那全岙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 ),減之一分則嫌( ),素之一分則嫌( ),黛之一分則嫌( )。
⑹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站著釣魚,整個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柜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出的鏡匣。
⑺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咱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⑻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⑼或許有人會感著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⑽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15、將“黑”“白”“長”“短”四個詞歸位于文中的括號中,正確的順序應是 。
16、文中比喻、擬人運用精妙,試各舉一例。
17、“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中“這”指代的內容是什么?
18、文中寫白鷺的外形美,為什么要提及白鶴、朱鷺、蒼鷺?
19、文中哪一段對白鷺的色彩和形態進行了直接描寫?
20、文章第七、八段是分別從什么角度來寫白鷺的?
21、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關系?
22、“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一句話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鶴群》答案
1、略 2、d 3、b 4、描寫了鶴群戰斗的姿態,暗含有贊美之情。 5、不相同,第一次是因抗擊蒼鷹襲擊而混亂,第二次因救傷鶴而混亂。 6、抗擊聲、鼓勵聲、哀叫聲 7、交戰之后,文章側重表現鶴群的團結精神,交戰后鶴群救助傷鶴,不讓它掉隊的過程更能表現這個主題。 8、略 9、救傷鶴 10、不行,兩詞是承接關系,只有先精疲力竭,才后下墜。 11、不行,這樣寫有程度逐步加深的作用。 12、在旁邊助威,說明鶴群十分團結。 13、開始大小如麻雀,轉眼如蝴蝶,不久像飛蛾,最后小如蚊。 14、可能會死亡(其他答案也可) 15、長、短、黑、白 16、略 17、晴天的清晨……而它卻悠然。 18、這是用了對比映襯的手法,于比較中見差異,顯個性。 19、第五段 20、分別從靜態、動態兩個角度來寫。 21、互相照應。 22、飽含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與贊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