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教案
四自由誦讀課文,直至背誦。
五布置作業
建議:以《木蘭詩》為例,第八周的這堂課是否可以上成學生合作探究活動課(第六個教學過程),或探究結果匯報課(第七個教學過程)。
課題:木蘭詩
執教:尹甫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文言詞匯積累;
2)品味詩歌的傳奇美、形象美、語言美;
3)背誦詩歌。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深刻領會木蘭保家衛國的熱情,領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教學重點:
詩歌傳奇美、形象美、語言美的探索。
教學理念:
以講述、品味、朗讀為主的板塊教學模式。
教學步驟:
1、導語引入。
由穆桂英(有男子剛健的巾幗英雄)、西施(集嬌美女兒于一身的美人)形象引入剛柔相濟的女子——木蘭。(板書課題)
2、初讀詩歌,理解大意。
1)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2)點讀注釋,理解詩歌大意。
3、講述傳奇美。
1)默讀課文。用4——8字完成每節大意:
第一、二節: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節: ;
第四節:十年征戰生活;
第五節: ;
第六節: ;
第七節:比喻作結,解答奧密。
(第三節:準備出征,奔赴戰場,第五節:還朝辭官,第六節:還鄉團聚)
2)主題探索。
討論:下面對《木蘭詩》主題的概括,你認同嗎?
a贊頌勞動人民出生的婦女英雄;
b反映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c歌頌尚武精神。
3)繁簡處理探索。
討論:作者七節詩是否平均用筆,哪些詳、哪些略?為什么?
(備忘: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不惜筆墨,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
板書:得當的詳略處理(依據主題需要)
4)講述傳奇故事。要求:①理清文章脈絡②體現主題③詳略得當。
4、品味形象美 。
1)根據提綱,找出詩歌原句或用自己的語言品味人物形象。
嬌美女兒 勤勞善良
淳厚質樸
熱愛親人
巾幗英雄 堅毅勇敢
機敏活潑
報效祖國
2)小結板書:豐富的人物形象。
3)畫木蘭。
分組畫女兒妝、巾幗妝的木蘭。
5、朗讀語言美。
1)品味下面詩句,說出句式特點,從詩中找出類似詩句。
①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復沓句)
②爺娘聞女來,……;阿姊聞妹來,……;小弟聞姊來,……。(排比句)
(備忘:①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②東市……,買長鞭。)
2)小結板書:獨特的語言風格(民歌:反復詠嘆、反復鋪陳)
3)朗讀品味。
6、遷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