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教案1
明確:“春風”—— ①春天的風。如“春風送暖”。
②比喻和悅的神色。如“春風滿面”。
成語—— ①春風滿面(形容人滿臉喜色,和藹舒暢,十分得意的樣子)。
②春風得意(形容遇事順利,心情非常得意、暢快的神態)。
③春風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和影響。也用以稱頌師長的教誨)。
④春風夏雨(春風和夏雨能夠養育萬物,故用以比喻及時的教益或幫助)。
⑤如坐春風(比喻受到良師的培育)。
詩句—— ①“春風又綠江南岸”(宋·王安石《船泊瓜洲》)
表示又一個春天來臨了,現用來比喻新的政策、措施等所帶來的新景象。
②“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出塞》)
舊以形容邊塞蒼涼,現用來比喻某種思想、影響到不了某一地區或單位。
五、教師播放(或演唱)歌曲《北國之春》(片段),渲染北國早春春寒料峭,春風雄渾豪邁的氣氛,引入新課學習。
六、學生課堂快速閱讀,查工具書,利用課文注解,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對難懂字句大膽質疑,發問。教師適當答疑,強調,總結。
七、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描寫北國春風的重要語句。
八、師生討論,對比朱自清《春》之“春風圖”及本文寫江南春風的句子,領略本文描寫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國春風的特色。
九、德育滲透:
不管是輕柔、溫暖、景色宜人的江南,還是粗獷、豪邁、氣勢雄渾的北國,我們的祖國到處同樣可愛。同學們應該人人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十、教師指導朗讀描寫北國春風的重點句子、段落,學生揣摩,朗讀,品味。
十一、學生找出描寫北國春風的擬聲詞,體會擬聲詞在聽覺描寫上的表達作用。
討論問題設計:
1、把“嗚嗚吹號,哄哄呼嘯”改為“哄哄吹號,嗚嗚呼嘯”好嗎?為什么?
明確:不好。“嗚嗚”在這里用以形容低沉的拖長聲音的風聲,與“吹號”(拖長聲音大聲叫)搭配較為恰當。“哄哄”指發出巨大的響亮的聲音,與“呼嘯”(發出高而長的聲音)搭配也比較恰當。
2、“轟的一聲,是哪里的河冰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中的“轟”與“嘎”對調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不好。“轟”用以形容河冰開裂發出的巨大轟鳴聲;“嘎”形容病枝折斷時短促而響亮的聲音。
3、體會“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中“呼哧呼哧”一詞的表達效果。
明確:“呼哧呼哧”形容喘息的聲音。用擬人手法稱贊春風也像勤勞的人們一樣,在播種的季節辛勤勞作,非常形象生動。
十二、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描寫北國春風的重點句段,特別注意讀出擬聲詞、動詞的表達效果。
十三、學生口頭作文,注意觀察,進行說話訓練,強化對擬聲詞用法的運用能力。
練習設計:注意觀察,展開想象,運用3個以上的擬聲詞,描繪你所看到的畫面和聽到的聲音。(由媒體播放)
教師提問,及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
十四、教師總結,再次強調本課學習重點。
十五、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再請學生質疑、提問、討論。
十六、布置作業:
課外練筆:運用恰當的擬聲詞,描寫校園的早晨。字數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