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僑獻琴》教案1
3.做課后練習第二題,一是讓學生了解“而”字的用法,二是讓學生用通順的現代口語對文言句子進行翻譯。
——①“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句中的前兩個“而”表順承,可譯成“然后”、“就”、“便”等,第三個“而”表示并列,可譯為“和”、“與”、“并且”等。②“匣而埋諸上,期年出之,抱以適市。”句中的“而”連接狀語和謂語,可譯為“著”、“地”等。③“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句中的“而”表示順承關系,可不譯。
四、理解寓意,領悟內容
1. 點撥解悟。
①工之僑為什么嘆“悲哉世也”?他嘆的是什么?
②從這件事上你有什么看法?
2. 討論領悟。
作者的本意在于諷刺世上很多人缺乏見識,不看重真才實學而只重虛名。學生提煉觀點要以原作內容為基礎,但可以有多種角度(如:工之僑作假、樂官們喜假、好古的風氣……),也可不受原作意圖的局限。不妨提供一些觀點供學生參考,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比較好,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看法。
a. 諷刺世俗不能識別美的實質,一味追求虛偽的外表。
b. 形象地揭示了當時黑白不分、真偽倒置的腐敗世風,指出了黑暗透頂的元朝即將滅亡的必然性。
c. 抨擊了盲目“以古為貴”的觀念,表現了作者對新事物遭扼殺、社會進步遭阻礙的憤怒。
3. 表達感悟。
首先確定好自已的觀點(如:造假的喜劇、愛假的悲劇、反對弄虛作假、要重視真才實學、關鍵在于提高鑒別能力、包裝的重要、酒香也怕巷子深、造假風氣要不得……),再圍繞觀點聯系現實生活談看法,或寫讀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布置練習,完成作業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意義或用法。
a. 弦而鼓之 b. 自以為天下之美也 c. 獻之太常
d. 使國工視之 e. 還之 f. 期年出之
g.. 貴人過而見之 h. 易之以百金 i. 希世之珍也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砍削后做成琴,裝上弦,然后彈奏,發出金子般的聲音,玉石般的聲音。)
②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用匣子裝著埋入土中,一年以后把它挖出來,抱著它去集市上。)
③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如。(有一個大官路過,看見了這架琴,用一百兩金子買下它,把它獻給朝廷。)
④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這樣的世道真可悲啊!難道只是這架琴有這樣的遭遇嗎?各種各樣的事情沒有一件不是這樣的啊!)
[板書設計]
工之僑獻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