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文學采風》教案
諺語:在群眾中間廣泛流傳的固定語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爭經驗,用通俗簡單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如:“人多力齊推山倒,眾人拾柴火焰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謙虛的人學十當一,驕傲的人學一當十” “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歇后語:是有近似于謎面、謎底的兩部分組成的帶有隱語性質的口頭用語。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說出一個事物,象謎語里的“謎面”;后一部分象“謎底”,是真意所在。兩部分之間有間歇,間歇之后的部分常常不說出來,讓人猜想它的含義,所以叫歇后語。如:“大海里撈針——無出尋” “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大路上的電桿——*邊站(失去權力)”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圓” “孔夫子搬家——盡是書(輸)” “吃冰棍拉冰棍——沒(化)話” “ 吃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撓心”
二、準備工作
(一)分組:將全班同學按民歌民謠、傳說、故事、諺語、歇后語五項內容分成五個小組,分別進行一項內容。
(二)制定實施計劃:內容:民歌民謠或傳說或故事或諺語或歇后語。對象:當地年歲較大、閱歷較豐富的人,或自己熟悉的人。時間:寒假或暑假。方法:提問式。
(三)需要物品:筆記本、照相機、攝像機、錄音機等。
三、試題樣式
探究文學采風,回答問題:
(一)現代許多杰出的作品是在什么基礎上創作出來的?
(二)每一個省的群眾都流傳著自己的民歌民謠,并形成自己的特色,請寫出四個省具有代表本省特色的民歌民謠體裁。
1. 2. 3. 4.
(三)從已學過的課文中用“故事”的形式把它寫出來。
(四)你知道多少諺語和歇后語?每類請寫出四條。
1. 諺語: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