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的幾種模板
課題名稱
設計者(姓名、通訊地址)
一、概述
· 說明學科(數(shù)學、語言藝術等)和年級(中學、小學、學前等)
· 簡要描述課題來源和所需課時
· 概述學習內(nèi)容
· 概述這節(jié)課的價值以及學習內(nèi)容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標分析
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該課題預計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做出一個整體描述。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說明學習者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等三個方面的學習準備(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要注意結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說明教師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學習者特征分析,比如說是通過平時的觀察、了解;或是通過預測題目的編制使用等。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說明本課題設計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以及這些策略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問題。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教學資源與工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為支持教師教的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和工具,包括學習的環(huán)境、多媒體教學資源、特定的參考資料、參考網(wǎng)址、認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tǒng)媒體。
如果是其他專題性學習、研究性學習方面的課程,可能還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獲得情況。
六、教學過程
這一部分是該教學設計方案的關鍵所在。
在這一部分,要說明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及所需的資源支持、具體的活動及其設計意圖以及那些需要特別說明的教師引導語。
最后,畫出教學過程流程圖。同時,流程圖中需要清楚標注每一個階段的教學目標、媒體和相應的評價方式。
七、教學評價設計
創(chuàng)建量規(guī),向?qū)W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另外,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八、幫助和總結
說明教師以何種方式向?qū)W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習階段設計相應的不同幫助和指導,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給予不同的幫助。
在學習結束后,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簡要總結。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練習題以強化學習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或補充的鏈接鼓勵學生超越這門課,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領域。
主題式
教師信息
姓名
學校
電話
e-mail地址
主題活動選題
主題活動標題
課程問題
主要問題
子問題
活動設計摘要
學科領域 (選擇 所涉及的學科)
商業(yè)教育
工程學
家政
語文
音樂
職業(yè)教育
社會學科
戲劇
外語
工業(yè)技術
數(shù)學
物理教育
自然科學
工藝技術
化學
生物
歷史
地理
公民
信息技術
美術
體育
勞技
其他:
年級 (選擇所涉及的學生)
幼兒園-2年級
6年級-8年級(初中)
非母語課程
天才學生
3年級-5年級(小學)
9年級-XX年級(高中)
需要幫助的學生
其他:
學習目標/預期學習成果
國家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