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案
2、 學生借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復閱讀。愛好美術(shù)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3、 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適當探究。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流
探索月球奧秘
一、活動目標
1、 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現(xiàn)象和人文現(xiàn)象,培養(yǎng)科學興趣和探索奧秘的能力;
2、 學習利用圖書館和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資料的方法;
3、 能用科學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科學現(xiàn)象;
4、 能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進行寫作練習。
二、活動準備
1、 學生自行收集關(guān)于月的亮詩、詞、文,傳說、寓言、歌曲、圖片等(此項內(nèi)容要在本單元開始學習時就布置學生課后準備)。
2、 每人將所收集資料裝在資料袋里,帶到班里交流、欣賞,互通有無,對所收集資料進行再次豐富和整理。
3、 把資料袋交給老師,打分后再進行一次專題活動課。
4、 教師準備與月球有關(guān)的科學文字、圖片和錄像資料。
三、活動過程
男女擂臺,男女生各一名主持
利用課余時間學生先裝飾黑板,在黑板正中寫上“明月千里寄相思——探索月球奧秘”幾個字,黑板的右上方畫一個散著清輝的滿月,黑色的天幕上有幾顆星星散布在各處,有幾艘飛船正向月球飛去,同時vcd放出《水調(diào)歌頭,中秋》這首歌,上課了,主持人宣布主題,活動開始。
第一課時 科學探索
第一輪
男女同學各選一名代表陳述對月球某個方面知識的了解,各自說五個問題,一個問題一分,說不出和說錯的就不給分。男女各10分。
1、你知道人類是什么時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時56分20秒)
2、哪個國家的哪個宇航員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阿姆斯特朗)
3、關(guān)于月球的來源有哪些說法?(月球被俘獲說、地月同源說、地球分裂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4、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土壤、巖石、硬金屬、放射性物質(zhì)、磁場等)
5、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鏡反射太陽光到地球背光面)
6、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38萬多公里)
7、月海是海嗎?(不是,是平原)
8、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風暴洋)
9、月球與地球的年齡哪個大?(月球大)
10、月球的半徑是多少?(1738公里)
第二輪
分別請五人上臺接龍,也是談關(guān)于月球的科學知識,這五人的問題可以獨立成題,只要是關(guān)于月球的知識就行。每人限說一分鐘,超出時間和說錯就不給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答一個問題給一分。男女各10分。
1、 為什么會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要求學生根據(jù)地理課知識回答)
2、 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隕石坑)
3、 人到了月球上為什么那么輕?(因為月球引力小)
4、 月球為什么會有圓缺變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運行造成的自然現(xiàn)象)
5、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萬里長城)
6、 月球是行星嗎?(不是,它是地球的衛(wèi)星)
7、 你能說出哪些天文儀器?(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
8、 天文臺為什么建在山上?(地勢高、視線好、便于觀察)
9、 天文臺為什么是圓的?(觀察面廣,便于確定位置)
10、我國戰(zhàn)國時代著名的《甘石星經(jīng)》的作者是誰?(甘德和石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