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枸杞豆》2
本課預設用三教時完成。一、目標要求:
1、 繼續學習寫實文學和虛構作品的區別;
2、 了解課文倒敘、順敘、補敘、插敘的寫作方法及其作用;并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及層次結構;
3、 理解本文的深刻含義,珍惜時光,熱愛生命,勤奮學習,永不放棄。
二、布置預習
1、 熟悉課文詞語,把生字表上的詞語在文中找出來,并注上拼音;
2、 默讀課文,找出文中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想一想文章的順序是什么;
3、 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三、具體步驟:
(一)檢查詞語預習情況
(二)導入課文
有一句話這樣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個成功的女人”,其實每一個成功人士后面都有一個或者幾個人,這些人可能成就斐然,也可能是個可悲的失敗者,正是這么一個人,指引著他走上成功之路。
什么是成功?努力過了,奮斗過了,可以不必為浪費生命而后悔了,那就是成功。至于能不能成就光輝偉大的事業,那是另一回事了。
(三)初步了解課文
1、 文中的“我”是作者嗎?為什么?
2、 文章開頭說“我是一個植物學家”,可主要內容寫的是他小時候的一段經歷,這種寫法在寫作上叫什么?(倒敘)根據這種敘述的特點,給本文劃分段落。
板書一:
3、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寫了我和三叔的幾次相遇?(2次)這一部分文章以什么為順序來敘述故事的?(以事情的發展為序)根據這一點,給這一部分劃分層次。討論發言。
(四)分析課文內容
第一層:1、指名朗讀。思考:這時的“我”是個怎么樣的孩子?
(板書三:頑皮淘氣,不愛學習,但很會觀察事物,熱愛大自然)
2、這一部分可以不寫嗎?
第二層:1、指名朗讀,思考
(1) 三叔是個什么樣的人?
(2) 在與三叔相遇的過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樣的變化?
(3) 說出這一部分的起因、經過、結果,并劃分層次。
(4) “他狡猾地一笑”和“我用兒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覺”兩名中的“狡猾”是什么意思?
第三層:1、這一部分的起因與上一部分有什么不同?說明了什么?
2、讀37-47,試著畫一幅三叔的畫,并模擬三叔的語氣向同學解說畫的意義。
解說前的指點:(1)三叔此時的身體狀況如何;(衰弱)
(2)三叔的語氣是怎樣的(悔恨自責痛苦)
(3)三叔的神態是怎樣的?(凄然一笑、微微一笑、滴下淚水)
4、 聽三叔解說的過程中,“我”有心理有怎樣的變化?說明了什么?(悲傷----沉默)
5、 三叔為什么會這么痛苦?他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教訓?“我”有沒有領悟到這一點?
6、 三叔為什么要對我講這些?你理解他的用意嗎?
7、 對話朗讀48-54,體會三叔的感情,辨別“太陽”的含義。
(1) 太陽快要西沉了……一個紅色的車輪,就要滾進西邊的山溝里去了。
(太陽象著征著時間不斷地流逝,三叔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 身邊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陽!”
(3)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記了去捉它,讓它在我頭頂上溜走了幾千次,上萬次,我仍沒有想到要捉住它!(加點字能否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