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說明:本教案是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備課,環節齊全,抓住小小說的特點,即講解了二人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也涉及小小說的特點。獲市優質課競賽的一等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
(2)積累深刻而優美的語言。
(3)體會小說精巧的構思。
2、教程與方法
(1)閱讀小說時,將講解與討論相結合,來調動學生的興趣。
(2)抓住情感因素,借助生活積累,引導學生理解主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小說表現了美與丑兩種截然不同的心靈,體現了極其深刻的揚善貶惡的道德力量。
教學重、難點:
1、人物形象對比鮮明。
2、語言精練、含蓄。
3、領悟小說蘊含的哲理。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窗,在我們的生活中再尋常不過,但窗也是一個引人遐想的字眼,它是迎來光明的地方,也是多彩世界的盼望臺。也許窗外有七色陽光,窗內還有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小說——《窗》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 走近小小說
小小說與短篇小說相比,它的篇幅更短,故事更簡單,它多取材于生活的一瞬間、一插曲、一場景、一鏡頭,反映人物在一件事或一個場景中的片斷行動,勾勒出人物精神面貌,揭示出其中道理。對于小小說的稱呼有很多,有微型小說,一分鐘小說,千字小說等。
2、整體感知
[學生活動]
(1)用自己的方式朗讀課文,圈點字詞。
(2)說說發生在兩個病人之間的故事。
3、梳理結構
[學生活動]
請根據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對小說進行梳理,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大意。
[點撥]開端(1~3),寫兩人關系友好。
發展(4~7),寫“不靠窗口的病人”從“享受”到“困擾”。
高潮(8~12),寫“不靠窗口的病人”見死不救。
結局(13~15),寫窗外只有光禿禿的一堵墻。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
[學生活動]四人一組,小組合作討論;
(1)小說以塑造人物為中心,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社會生活。本文塑造了幾個人物形象?
(2)這兩個人物形象你最想評論的是哪一個人物形象?你對他的評價是什么?并說說理由。
(3)看到窗外世界的病人,為什么要栩栩如生地向同室的病友描述所見?這位病人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
(4)為什么同是在一個位置,另一位病人看到只是光禿禿的地堵墻?
[點撥](1)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
(2)靠窗的病人樂觀、善良、熱愛生命、心靈美好、品德高尚。不靠窗的病人自私、冷酷、漠視生命、狡猾、虛偽、殘忍。
(3)一方面是借以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情感,一方面是借以喚起病友對生活的熱情,對生命的意識,激勵病友頑強地與疾病斗爭,生存下去。他是一個熱愛生活、關心別人、意志堅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