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復習資料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考試總復習(都為期中考試易考題,非常詳細、準確)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 作者簡介: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
2 文章是怎樣描寫景物的?
答:(1)既抓住景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心理。
(2)通過視覺、聽覺、味覺來寫景,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下文又寫到冬景)
(3)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寫景活潑多姿。
3 閱讀“傳說”部分,思考:文章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該部分在記敘順序中屬于什么順序?
答: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插敘)
4 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是什么寫法?起什么作用?
答:○1先抑后揚,欲揚先抑。○2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
5 找出表示捕鳥動作的詞,說說這些詞的作用。
答:掃、露、支、撒、系、牽、看、拉、罩。九個表述動作的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雪地捕鳥的過程,寫出了雪后捕鳥的樂趣。
6 文章中怎樣寫先生?
答: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
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學生捧讀“四書”“五經”之類的書。
三是不太束縛學生。
7 怎樣理解先生對學生提問的態度?
答:學生提問應肯定。而先生表示拒絕回答,這是因為學生在不適合的時間提出了不相干的問題,違反了教學的秩序和師道尊嚴。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應予否定。
8 作者為什么要寫學生貪玩逃學的情節?
答:游戲是孩子的本性,總是要表現出來的,但在課堂上貪玩甚至逃學,一般來說是不允許的。但課文旨在從側面表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陳舊,學生對此不感興趣。
9 文章主題:
答: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美好生活的回憶,表現了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2爸爸的花兒落了
1 “花”在全文中出現過幾次? 它結構中起怎樣的作用?
答:文章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與題目相映,文章也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中間還寫了爸爸的愛花,可以看出“花”是作為貫穿小說始末的。
2 從全文看,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答: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1、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2、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3、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3 文章表達了爸爸對女兒怎樣的情感?
答:重點表達了爸爸對女兒的深情和盼望女兒長大、懂事的情感。
4 文章主旨:
答:本文記敘“我”的童年往事:父親對“我”的期望與教誨,以及父親的去世令“我”成長起來,抒發“我”對父親的無限懷念。
5 傷仲永
1 加點字解釋:
①.世隸耕(隸,屬于。) ②.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③.稱前時之聞(稱,相當。) ④.通悟:通達聰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系,;收,聚、團結。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賢于材人:勝過有才能的人;賢,超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2 句子翻譯: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同鄉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用錢幣求仲永題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