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級下冊語文期中復習資料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與邑人,不使學:(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縣里的人,不讓他學習。
○3.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其詩以養其父母,收族為意:這首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同宗族的人為內容。
○5.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從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詩,他立即寫成。
○6.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叫他做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跟以前聽說的相當了。
○7.今夫不受之天,故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難道之成為普通人就完了嗎?
3 文章開頭“世隸耕”,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做出必要的鋪墊和對方仲永天子過人的襯托。
4 從“不使學”中,可以看出仲永父親是個什么樣的人?
答:貪圖錢財、目光短淺、愚昧無知。
5 “余聞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
答:承上啟下,是過渡段。
7 最后一課
1 小說以什么作為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的?
答:小弗郎士的見聞感受、心理活動。
2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思想感情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答:○1、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法語。
○2、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
○3、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4 “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賞析。
答:寫出了韓麥爾先生對畢生從事的教育事業的無限留戀,對祖國的深情熱愛。
5 韓麥爾先生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他高度贊美法國語言表現了什么?
答:韓麥爾先高度贊美祖國的語言表現了他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并以此喚起人們的愛國熱情。
11 鄧稼先
1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分析。
答: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