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教學目標】
1、在誦讀中品味語言,積累詞匯
2、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多向思維的習慣
3、在熏陶感染中培養學生的愛心、善心,學習主動關心別人,營造溫馨、友善
的人際環境。聯系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愛的理解
【教學重點】
1、探究盲孩子的心理變化,并理解這種變化產生的原因
2、聯系自身經歷、見聞,加深對愛的理解,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題,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與感悟、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課前準備】學生:熟悉課文,借助工具書掃清字詞句障礙。
教師: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假設一下,我們這雙明亮的眼睛消失了,由一個正常人變成了一個盲人,我們的生活將會是怎樣?下面讓我們體驗一下盲人的生活好嗎?
要求:我說閉眼的時候,不要出聲,心要靜,我說結束的時候,同學們才能睜開眼睛。請一位同學幫忙,這位同學要閉著眼,拿著一個本子上來給我,再閉著眼回到你的座位。(注意這位同學在我說閉眼的時候,有一段話說完才能上來。)
好,請同學們靜下心來,請慢慢地緊閉你的雙眼:光明消失了,你的眼前只有黑暗,黑暗,無止無盡的黑暗……你是一個每天都看不見光亮,看不見色彩的盲人……(約1分鐘)好,請慢慢地睜開你的雙眼吧,誰先來說說剛才的感受?(剛才上來過的同學必須要說)剛才我們僅僅做了一分鐘的盲人,就已經感受到了一點盲人的體驗(痛苦、煩惱)。那么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的盲孩子,生活得又怎樣呢?
二、檢查預習情況
課前同學們已預習了這篇文章,下面檢查生字,請一位同學上臺注音
(móu) (chán) (yǎng)(sū) ( liàng) (qiàng) (luán)
哞 哞 潺 潺 癢 酥酥 踉踉 蹌蹌 孿 生
(pī)(lì) (nìng)
霹 靂 泥 濘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讀課文,并思考以下這個問題:
課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現了盲孩子的心情變化?把這些句段劃出來。
他的日子過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樂。——“啊,我看見它了,螢火蟲……”他從來沒這樣快樂過。——盲孩子望著他的影子驚喜地叫起來:“啊!我的影子,是你嗎?我好像看見你了!真的,我看見你了!”——他看見了周圍的一切。
根據學生回答引導找出本文的文眼:——“快樂”,盲孩子為什么會這么快樂?
(是影子的陪伴以及影子 、螢火蟲、太陽、月亮的愛使他快樂、得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