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欣賞文章美感
(1)本文是一篇美麗的抒情童話,它營造了一種純真溫馨的氛圍,有著詩情畫意般的境界。請分析一下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表現這種意境美的。
可從盲孩子熱愛生活,渴望光明,情調輕松歡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聽潺潺的流水聲”,螢火蟲“幽藍”“翠綠”的光,以及太陽、月亮、“彎彎的彩虹”、“各色花朵”、“綠草”、“露珠”等,這一些就構成了一種絢麗的、詩情畫意般的境界。
(2)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語言表達的,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體會一下這些語言有什么好處。(學生可以從個人角度舉例分析美的語言,不強求一律)例如:
◆全篇幾乎都由短句構成,好讀,不拗口,如“他還看見了天上出現了彎彎的虹。”“他還看見了各種顏色的花朵。”“還有綠草。還有草葉上明亮的露珠。”
◆疊音詞很多,不僅形象感強,描寫情態逼真,還可以舒緩語氣。如“輕輕”、“咩咩”、“哞哞”、“潺潺”、“陣陣、”“飄飄忽忽”、“幽幽”、“緩緩”等。
◆節奏感強。如“話音剛落,一聲霹靂炸響,風夾著雨,雨帶著風來了。”“他們走過泥濘的曠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按句排列,短小、活潑、跳躍,像小溪流水,自然流暢,適合孩子閱讀。如“他是一個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亮,沒有色彩。”“他是一個永遠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把螢火蟲和影子人性化,讀起來有親切感。
四、重點探究
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題。
(1).你覺得盲孩子最后真的看得見了嗎?
(2).你認為“影子”真的變真人了嗎?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教師點評總結)
師:把“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這句話用在“影子”身上,真是最貼切不過了。雖然,我們倡導大家幫助別人的本意不是為了尋求回報,但往往你付出了什么,你也就會得到什么。試想,如果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獻出的都是愛,我們還怎么可能得到欺騙和攻擊呢?像影子那樣把關愛和溫暖無私地送給別人,正是作者要表達的美好期望,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拓展延伸:
美的東西總是讓人留戀,當我們經歷了一次愛的熏陶和美的體驗后都很希望能把這份感覺留住吧?但我們畢竟時間有限,為了彌補我們心中的這份遺憾,然我們把愛心活動延伸到課外。同學們,請你們以“愛”為中心,結合自身生活經歷,寫一篇短文。
六、板書設計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一、整體感知 二、重點探究
1、線索 寂寞→ 快樂→ 驚喜 1、盲孩子最后真的看得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