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
散 步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整體感悟課文內容,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過程與方法
體會文章中的深長意味,借鑒 “以小見大”、“舉輕若重”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惜生命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2、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難點:
1、文章“以小見大”、“舉輕若重”的語言特點。初步學會運用“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2、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人類的情感是豐富多彩的。有同學、朋友之間的友情;伴侶之間的愛情;還有家人之間的親情。不同的人,表達情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音樂家可以通過一個個悅耳的音符來表達情感;畫家用彩筆描繪情感;作家則可以借助語言來抒寫自己的情感。
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師檢查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三、輕聲朗讀,(注意感情基調、語速節奏)整體感知
1、 思考:
(1) 課文中寫了哪幾個人物?中心人物是誰?
(2) 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3) 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2、 反饋、點評、小結:
(1)我 我的母親 我的妻子和兒子 我 一家口人或者祖孫三代。
(2)一家四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后 發生分歧,結果我的母親順從我的兒子走小路,體現一家人的和睦互敬互愛以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3)和睦 溫馨
三、品讀課文 合作討論
(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這樣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去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討論)
1、 展示:(1)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的表現?理由是?(小組口頭)
(2)在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問題上,到底誰說了算?(班上書面)
2、劃分4人小組、要求:①個人見解獨到、精彩,每人欣賞一個人。
②小組觀點一致:中心、補充、記錄、發言代表
3、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點評討論情況。
4、反饋、小結。
(1)檢查一個小組:對四人的欣賞、理由。
(2)不存在誰的權利最大,"溫馨和睦"的家庭是由尊老愛幼的親情鏈組成的。
5、補充名人的話:(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孟子說…
培根說(展示)一個外國人如此欣賞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就更應堅持和發揚)培養民族自豪感情。
四、涵泳入理 品味探究 (默、朗結合,品味意境)
(這是一篇短玲瓏剔透、小精悍的敘事散文,但在寫景上也別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幾個段落有寫景的片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② 第4段:田野、新綠、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樹、魚塘("粼、鱗"、)
2、思考:①從你更喜歡片段中?感悟到了什么樣的意境和哲理?
②男、女朗讀,品味
③ 第4段:意境:蓬勃的生機--哲理: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