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教案2
教學目標1、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2、準確地劃出語音停頓,節奏分明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反復朗讀,領會課文大意,理解文章敘事順序,了解各層大意。
4、只有善于觀察,善于聯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重點難點
1、初步了解古文與現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律。
2、理解怎樣借助觀察、想像,獲得生活樂趣。
教學設想
1、課前準備:這是學生進入中學來,學的第一篇文言文。課前讓學生反復朗讀,并能正確地讀出停頓,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2、 教法:跟讀,朗讀,討論,背誦,體會。
3、學法: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步驟:
一、通過觀察圖片導入新課
1、觀察一組有關兒童嬉戲的圖片,兒童的這種游戲,已經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這種超出事物本身之外的樂趣,我們稱之為“物外之趣”。今天我們共同來體味清代文學家沈復在童稚時代的這種樂趣。
2作者作品簡介
沈復(1763—?1822),清代文學家。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工詩畫、散文。
《浮生六記》一部自傳體作品。記敘了他與妻子陳蕓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浮生六記》共六卷:《閨房記樂》、《閑情記趣》、《坎坷記愁》、《浪游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有英、法、德、俄等多種譯本。《童趣》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記趣》。
3、簡介文言文及其特點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文言文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現代漢語也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二是要用心領悟;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匯。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聽課文錄音,要求:認準字音;把握朗讀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認清字形,讀準字音。
童稚 ( zhì ) 藐小 ( miǎo )
項為之強(jiāng ) 鶴唳云端( h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