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2
(3)說一說,適當評論(學生自評,師評結合)
(4)結合媒體所示,問:第四小節表達的情感,跟前三節比有何不同?
(5)請一生再次有感情地讀一讀,或齊讀
15 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教學目標:
1. 在朗讀中品味樸素、清新、優美、明快的藝術美。
2.理解詩人對新生活的歌贊與熱愛。
3.培養學生奔放快樂、積極向上的人格。
教學重難點:
1.反復朗讀并背誦,理解詩意及抒發的感情。
2.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遷移。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二、 學生閉上眼睛,聽教師范讀 。
三、 學生朗讀,互糾正音。
四、 誦讀,討論,感悟詩歌的藝術形象美。
1.詩的第一節在說了\'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后,連用四個排比句,歌唱了五種事物,它們具有怎樣的共同點?(積極向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鼓舞的力量)
2. 詩人希望歌聲飛到年輕人的心中去停留是什么意思?(引起年輕人的強烈共鳴)
3. 讀第三節,詩人希望用什么引起年輕人的共鳴?
4. 第四節采用了什么手法?(對比,贊頌、歌唱新事物新快樂新思想的力量)
5. 朗讀指導與訓練(節奏、重音和語調)
五、 質疑,探討,交流。
你還想了解哪些這首詩的有關問題?提出來,大家幫你解決。(學生一般會對作者及寫作背景產生疑問,教師作必要的補充和說明后,用幻燈片顯示。)
1. 作者簡介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重慶萬州人。代表詩集有《漢園集》(與人合集出版)、《預言》,散文集《畫夢錄》。
2. 寫作背景:1938年,何其芳告別國統區黑暗、壓抑、窒息的舊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種與國民黨統治區迥異的生活展現在眼前。詩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一全新的火熱的生活中,他觀察著,感受著,激動著。詩人的生活變了,性格變了,世界觀變了,詩風也變了,他不再寫那種纏綿憂傷的愛情詩了,流瀉于詩人筆端的是一種奔放快樂積極向上的詩句。這首詩就是詩人奔放快樂積極向上詩風的代表作。
14 紙 船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背誦下來;
2、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詩歌的感情;
3、學習本詩后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并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詩歌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我們一行來到土城學習交流,同學們,如果你是導游,請你把土城最美的東西介紹給我們,要求用兩句話表達,第一句直說最美是什么,第二句描述特點。(學生介紹,老師附和評點)。
二、自讀,把握本詩主要內容。學生放聲地自讀課文二遍。(詢問有沒有不認識的字,本詩有幾節等問題),再齊讀課文。按如下提示,在括號里填上一個表示人物動作形為的詞,概括出每節詩的內容。
完成如下板書:
第一節:(疊)紙船;第二節:(拋)紙船;第三節:(求)紙船。
托紙船寄思念(托物言志、卒章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