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2
1. 解題:這是一篇普及動物學知識的說明文,選自《《珍奇動物寫真——澳大利亞特有動物》。原文的篇幅較長,共有10個小標題:奧運會的吉祥物、從一只碾死的針鼴說起、有刺不是刺猬、吃蟻不叫食蟻獸、單孔目的有袋類動物、生蛋的哺乳類、沒有乳頭的哺乳類、澳洲處處有針鼴、可以降低體溫的哺乳動物、滿身刺擋不住汽車輪子。
2. 結構:全文有10個自然段,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奧運會吉祥物——針鼴。
第二部分(2—5):針鼴的外形和特點。
第三部分(6—9):針鼴的生活習性。
第四部分(10):針鼴的繁殖方式。
3. 內容:這篇說明文的說明對象是針鼴,作者抓住珍奇和稀有的特征,進行介紹說明的。
開始先由悉尼奧運會的吉祥物說起,引出說明對象——針鼴。“招搖過市”一詞是貶義詞用做褒義,詼諧有趣,吸引人;“像刺猬一樣”、“許多人不知道名字”、“只有澳洲才有”足以說明它的特點——珍奇和稀有。接下來介紹針鼴的外形特征,突出它的作為盾牌的尖刺;介紹針鼴本領特點,突出它的爪子銳利,善于掘土;又介紹了它的絕活本領——掘洞逃生和掘洞的神奇。作者又就針鼴的生活習性來介紹說明它是與人類有益的。
先從它的食物來源說它的習性,它主要吃蟻類和蚯蚓等,特別是澳洲人恨之入骨的白蟻;又從它的嘴部構造特點說明它日吃萬蟻的本領;同時作者又介紹了它白天活動、冬天蟄伏、擅長游泳的生活習性和本領;針鼴的胃表皮粗糙善于襲擊大型蟻穴也是它的特征。
最后,作者又介紹了針鼴另一奇特之處——繁殖方式特別,壽命長。(雌獸有臨時的腹部口袋、生蛋、哺乳——真是奇特)。
4. 中心思想:這篇說明文,介紹了針鼴的外形和特長、生活習性及生長繁殖等情況,從不同角度說明了針鼴是地球上一種珍奇稀有的動物,使讀者提高了保護動物特別是珍稀動物的自覺性。
5. 特點:①抓住特征,條理清楚,突出“珍稀”。②恰當的運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③語言簡潔生動。
6.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21 黔之驢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有關文言字詞的用法,能口譯全文。
2、分析驢、虎兩個寓言形象的特點,學習細致逼真的心理、動作描寫。
3、引導學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本文有關文言字詞的用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老虎的心理、動作描寫來分析老虎認識驢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常會遇到一些成語,他們中有不少就來源于我國古代寓言故事。成語“黔律計窮”就是一例,他來源于我國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驢》,提到寓言,我們應該比較熟悉了,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寓言的特點?(語言是一種文學體材,它往往用一個饒有趣味的故事來闡明深刻的道理。)
二、 介紹作家作品
三、 整體感知課文
1、點名學生試讀
2、正音
黔(qián) 好事者(hào) 窺(kuī) 慭\慭\然(yìn) 駭(hài) 遁(dùn) 噬(shì) 搏(bó) 狎(xiá) 跳踉(liáng) 口闞(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