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全冊教案1
③他曾為劉胡蘭、雷鋒題詞。
④他就是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
兩個游戲做完,揭曉本節課內容,出示毛澤東的畫像。
3.放錄音《東方紅》感染學生。并提出問題:你還聽過哪些歌唱毛澤東的歌曲?
二、初讀課文
1.游戲三:“快快參與”——“積少成多”,出示游戲內容:
①你聽過毛澤東的故事嗎?講給大家聽。
②你認為這么偉大的人物小時候會是什么樣呢? 。
2.走進毛澤東的少年時代。
①放課文朗讀錄音。
聽讀要求: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準確讀出詞語并理解詞義。
②檢查聽讀效果。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
詞語:
慷慨 接濟 施舍 指責 恫嚇 曉諭
聳聽 沮喪 克勤 克儉 引經據典 青黃不接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三、分析課文
1.回憶《魯迅自傳》并與本課對比,歸納兩篇文章的取材范圍的不同點。引導學生理解傳的取材范圍:可能是人物一生的主要經歷,也可以是一段時間內(比如少年時代)的主要經歷。
2.分析魯迅和毛澤東的革命思想基礎。提問:你認為影響魯迅和毛澤東成長的關鍵各是什么?
3.毛澤東思想與書。提問:
①毛澤東小時候,老師和家人要他讀什么書?他自己偷偷讀了哪些書?
②這些書是壞書嗎?它們對毛澤東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四、閱讀拓展
提示:少年毛澤東讀的這些書,你聽說過嗎?你想讀嗎?
簡介《岳飛簡歷》、《三國演義》、《水滸傳》。
五、本課小結
本課時運用三個游戲,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讀準文中重點詞語并理解詞義。溫故知新,結合《魯迅自傳》進一步學習傳記特點。了解少年毛澤東對書的渴望及他所喜愛的書對他成長的影響。通過輻射閱讀材料,熟悉《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并積累課外知識。
第二課時
一、 舊知新學
運用以下詞語造句
慷慨 接濟 把柄 聳聽 青黃不接 怒不可遏
二、誘思導學
引導學生提取課文的有效信息,體會身邊人物對毛澤東的影響。
1.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①少年毛澤東從小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
②課文中,提到了哪些影響毛澤東成長的人物?由這些人物寫到了毛澤東的哪些經歷?
2.分析人物性格,提問:
(1)父親的糧食被扣,“我”為什么不同情他?
(2)“我”為什么欽佩那個“激進派”教師,贊成他的主張?
(3)“我”為什么不愿到米店去當學徒,而不顧父親反對到湘鄉縣的一‘所新學堂去讀書?表現了“我”的什么思想?
3.理解關鍵語句。出示下列語句,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這些句子的語言特色和表達效果:
①我的抗議行動的效果,給了我深刻的印象,這次“罷課”勝利了。
②我家分成兩“黨”。一黨是我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母親、弟弟組成,有時連雇工也包括在內。